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潘光旦

潘光旦

潘光旦的介绍

江苏宝山(今上海市)人。1922年清华大学毕业,留学美国达茂大学、卡纳研究院、哥伦比亚研究院。回国后,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委员。1942年底与闻一多、吴晗等在昆明参加组织了西南文化研究会,借以团结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参加抗日民主运动。1943年4月与罗隆基等成立了民盟云南地方组织筹备小组,宣传民盟主张并发展盟员。

有关“潘光旦”的历史故事

  • 潘光旦

    潘光旦(1899年8月13日—1967年6月10日),男,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今属上海市)。字仲昂,原名光亶(后以亶字笔画多,取其下半改为光旦),又名保同,笔名光旦(见1929《新月》),西名Quentinpan。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1927年参与筹设新月书店。著作有《优生学》、《人文

  • 潘光旦的作品 如何评价潘光旦

    潘光旦潘光旦毕业于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著有《优生学》、《人文生物学论丛》、《冯小青》、《家谱学》等作品。回国后任职过多地高校,曾经是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倡导民主自由思想,毕生从事现代教育研究。潘光旦的作品《冯小青》《中国家庭之问题》《日本德意志民

  • 潘光旦4个女儿介绍 潘光旦是怎么死的

    潘光旦与家人潘光旦与陈寅恪、梅贻琦、叶企孙并称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教育,也为社会学、优生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可是,潘光旦同样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本来就少了一条腿又年迈的他,被无礼的对待,最终于1967年去世。潘光旦4个女儿潘光旦有三个女儿。一个在美国,中美两国隔绝多年,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