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于濆

于濆--晚唐诗人

于濆

于濆的资料

本 名:于濆[pēn]

字 号:字子漪号逸诗

所处时代:晚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邢州尧山(今河北邢台隆尧)

主要作品:《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

于濆的介绍

于濆,字子漪,邢州尧山人,后游历至京兆(今陕西西安)。会昌末应进士举,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方得进士及第(一说会昌中乡贡进士),终泗州判官。善以古风体为诗,一反“拘束声律而入轻浮”的唐代声律诗之风。曾“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以矫弊俗”,自号“逸诗”。

于濆现存诗仅四十五首,收录于《全唐诗》599卷中。论及晚唐诗坛,于濆并不为时人所重,但他却是一位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诗人。其作品古朴无华,明快直切,显受汉魏乐府及中唐张籍、王建、白居易影响,与曹邺、刘驾等形成晚唐诗歌一个流派。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谓诸诗人“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其诗“多有惬心句,堪击节”。其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诗,占居多一半比重,较同一流派诗人如曹邺,显得更有份量。

代表作有《苦辛吟》《田翁叹》《陇头水》等,今传《于濆诗集》一卷。生平事迹散见于《新唐书》卷七二、《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八。今人梁超然、毛水清有《于濆诗注》。

有关“于濆”的历史故事

  • 《感事(一作于濆诗,题云对花)》原文、译文及注释

    花开蝶满枝,花谢蝶还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 读唐人于濆刘驾诗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刘驾及于濆,死爱作愁语。未必真许愁,说得乃尔苦。一字入人目,蜇出两睫雨。莫教雨入心,一滴一痛楚。坐令无事人,吞刃割肺腑。我不识二子,偶览二子句。儿曹劝莫读,读着恐愁去。我云宁有是,试读亦未遽。一篇读未竟,永慨声已屡。忽觉二子愁,并来遮不住。何物与解围,伯雅烦尽护。

  • 于濆晚唐诗人生平简介,于濆代表作有哪些?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邢州尧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人物介绍于濆,字子漪,邢州尧山人,后游历

  • 【古宴曲】唐代诗人于濆,以写宴会为中心的古体诗

    《古宴曲》是唐代诗人于濆(fén)创作的一首以写宴会为中心的古体诗。此诗开头四句写贵沉们朝罢赴宴,中间四句写宴会上侍女的姿态和妆饰,最后四句写富豪们宴会后的消遣。全诗通过贫富生活的强烈对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荒淫生活,达到了借古讽今的目的。古宴曲雉扇合蓬莱⑴,朝车回紫陌⑵。重门集嘶马,言宴

  • 【古别离】作者于濆,表达了什么样的画面

    这首诗刻画一个女子送别情郎的场面,表现了她的挚爱和忧虑,情意绵绵。作品全文昔岁惊杨柳,高楼悲独守。今 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1)。珠帘昼不卷,罗幔晓长垂。苦调琴先觉,愁容镜独知(2)。频来雁度无消息,罢去鸳文何用织。夜还罗帐空有情,春著裙腰自无力(3)。青轩桃李落纷纷,紫庭兰蕙日氛氲。已能憔悴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