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刘昚虚

刘昚虚--盛唐著名诗人

刘昚虚

刘昚虚的资料

本 名:刘昚虚

字 号:字全乙,或字挺卿;号易轩

所处时代:盛唐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

主要作品:《阙题》

刘昚虚的介绍

刘昚(shèn)虚(约714年—约767年),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字全乙,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八岁能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进士,官洛阳尉及夏县令。他精通经史,诗多幽峭之趣,风格近似孟浩然、常建。他为人较淡泊,交游多为山僧道侣,今存诗仅一卷,其诗多写山水隐逸之趣,尤工于五言。刘眘虚为人淡泊,脱略势利,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他曾游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是定居,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道由白云居"诗,就是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约54岁卒,葬在该村云山垴,墓茔尚存。

刘眘虚著有《

集》五卷,惜已失传。《全唐诗》存其诗15首,《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存其诗11首,《靖安县志·艺文志》(清道光五年版)存其诗12首(五言古诗10首,五言律诗2首)。刘慎虚是一位自南朝永明年间以来江南一带杰出诗人。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刘昚(古“慎”字)虚,《全唐诗》作江东人。据谢先模先生考证,应是新吴人,即今江西奉新县人。一九八零年第四期《学术月刊》有刊登记录。开元进士,曾任洛阳尉及夏县令。

他为人较淡泊,脱略势利,交游多山僧道侣,像《阙题》,殷璠就说是【方外之音】。存年约五十岁。后人曾将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称吴中四友。殷璠又称其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可见其作品在唐时之影响。

有关“刘昚虚”的历史故事

  • 《赠乔琳(一作刘昚虚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羡君有酒能便醉,羡君无钱能不忧。如今五侯不爱客,羡君不问五侯宅。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

  • 《和司空曙、刘昚虚九日送人》原文、译文及注释

    京邑叹离群,江楼喜遇君。开筵当九日,泛菊外浮云。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新。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 《宿京江口期刘昚虚不至》原文、译文及注释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原文、译文及注释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原文、翻译和赏析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译文及注释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

  • 《阙题》作者刘昚虚,原文翻译赏析

    阙题唐代:刘昚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译文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

  • 《江南曲》唐朝诗人刘昚虚,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江南曲》是唐朝诗人刘昚虚作的一首乐府曲辞原文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注释荡漾:水波微动。引申指物体在水中起伏波动。有赠:有赠送。鸣珰:鸣响的佩玉。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珰,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怨色:怨恨的神

  • 刘昚虚是什么人?唐朝官员生平简介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约卒于大历二年(约767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

  • 唐诗阙题如何赏析,刘昚虚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阙题,唐代刘昚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阙题即缺题。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录此诗时便没有题目,后人因以“阙题”名之。此诗描绘的是通向一座深山别墅沿途的幽美环境,它不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