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徐宣

徐宣--三国时期魏国官员

徐宣

徐宣的资料

中文名:徐宣

国 籍:曹魏

民 族:汉

出生地: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

职 业:官员

主要成就:劝扈质讨平海西和淮浦

主要成就:马超叛乱,在寿春留守统军

籍 贯: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

官 职:司隶校尉、散骑常侍、尚书

封 爵:关内侯、津阳亭侯

追 赠:车骑将军

谥 号:贞侯

字 号:宝坚

徐宣的介绍

徐宣起初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后来因为拒绝孙策任命而回到广陵郡。在广陵郡与陈矫一起在州郡任职,二人齐名但等私下关系并不好,广陵太守陈登却对二人都非常器重,而徐宣亦与陈登一心投效曹操。后来海西和淮浦二县县民作乱,曹操派遣督军扈质讨伐,但他却以自己士兵太少而不前进,徐宣于是潜入军中,责骂扈质,并且向他阐述形势,扈质终于进攻并讨平了叛乱。后来曹操先后任命徐宣为司空掾属、东缗令、发干令,后被提拔为齐郡太守,之后又到许都任门下督,不久便跟随曹操领军到寿春。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在关中叛乱,大军西征,曹操对属下官员说:“现在应该远征马超,但此地也尚未安定,需要一位清正无私有大德的人统兵镇守。”于是任命徐宣为左护军,留下来统领诸军。大军返回后,徐宣被任命为丞相东曹掾,后又出任魏郡太守。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群臣都到大殿哀悼,这时有人建议将各城的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曹操的籍贯)的人,徐宣严词反对:“现在远近统一,人人都忠诚守节,为什么要将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人,而伤在当地长期守戍将领的心?””曹丕听了这话,赞叹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社稷之臣啊!”曹丕称帝后,任为徐宣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先后历任城门校尉、司隶校尉、散骑常侍和尚书。徐宣随从曹丕去广陵,大军乘船,忽遇大风浪,曹丕的船直往回倒,徐宣在后面的船上又担心又着急,驱船凌波踏浪前来护卫,群臣没有比他先的。曹丕被他的勇敢豪壮所感动,提拔他为尚书。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叡继位,封徐宣为津阳亭侯,食邑二百户。中领军桓范推荐徐宣说:“臣下听说帝王用人,根据不同的情况任用不同的人才;争夺天下的时候,以是否有谋略做先决条件;平定天下以后,以是否忠义做首要标准。因此晋文公采用舅犯的计策败楚人于城濮,却优先奖励了批评舅犯之策是‘竭泽而渔’的雍季;高祖刘邦生前重用足智多谋的陈平,临死却把善后的事托付给周勃。我看尚书徐宣,品行忠厚,秉性刚直,清雅独立,不拘世俗,且刚劲坚强,有扶保社稷的大气节,历任州郡主官,在位时都很称职。如今朝廷仆射之职空缺,我觉得这个责任重大的关键职位,没有比徐宣更合适的人选了。”曹叡于是任命徐宣为左仆射,当了尚书令的副手,以后又被任命为侍中光禄大夫。一次,曹叡要去许昌,命徐宣留在京城总理政务。曹叡返回后,主管文书的官员把奏章等呈递上来,曹叡说道:“难道我处理和左仆射处理有什么不同吗?”竟看也不看一眼。主管制作皇室兵器玩物的尚方令犯了过错,徐宣上疏给曹叡,说给尚方令的判罚太重了,又劝阻曹叡不要大建宫殿穷尽民力,曹叡都亲笔下诏嘉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徐宣上书说:“七十岁就该举行‘悬车’辞官家居的仪式,我今年已经六十八岁,可以离开了。”于是以身体有病为理由,坚决请求辞去官职,曹叡却始终没有批准。青龙四年(236年),徐宣去世。临死时嘱咐家人,入殓时给他穿上粗布衣服就可以了。曹叡下诏说:“徐宣内直外方,历任三朝,公正无私,高风亮节,有托孤寄命的节操,可以说是国之柱石。我屡次想提升他主管尚书台,还没来得及上任,可惜他就撒手离去了!现追赠他为车骑将军,用对待公爵一样的礼节安葬他。”又谥封他为贞侯。其子徐钦继承了爵位。

有关“徐宣”的历史故事

  • 三国徐宣简介-三国徐宣

    徐宣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人物:三国徐宣,历史上评为徐宣,三国历史徐宣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徐宣,别名:徐宝坚,国籍:曹魏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

  • 《前汉门。樊崇徐宣》原文、译文及注释

    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

  • 徐宣

    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那么徐宣是怎样的人哪?下面就和三国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徐宣起初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后来因为拒绝孙策任命而回到广陵郡。在广陵郡与陈矫一起在州郡任职,二人齐名但等私下关系并不好,广陵太守陈登却对二人都非常器重,而徐宣亦与陈登一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徐宣简介: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徐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

  • 徐宣简介(徐宣生平)

    徐宣简介?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

  • 三国曹魏大臣御史中丞:徐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转散骑

  • 曹魏之八座尚书:桓阶、陈群、陈泰、陈娇、徐宣、卫臻、卢毓

    近来读《三国志·卷二十二》是桓阶、陈群等人的合传,陈寿最后评价道:“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当时有些不解,明明本传中只有七个人,为何称为“八座尚书”,也不明白八座尚书的由来,于是查询了一下史料才搞清楚。所谓八座尚书的说法,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称六曹尚书及尚书令、尚书仆射

  • 徐宣: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被认为是托孤寄命的柱石之臣

    徐宣(?—236年),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

  • 三国魏国官员徐宣在曹魏是何地位?一生有何事迹?

    东汉末年,中国古代又开始进入了三国时代.三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耀眼和群雄璀璨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盛产英雄和枭雄,三国是谋士们一展所长之地,也是学得半生武艺,带兵打仗驰骋的天地。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与陈矫是同乡,在汉末时期曾迁居吴地避难,在多次

  • 《三国志徐宣传》原文翻译,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避乱江东,又辞孙笨之命,还本郡。与陈矫并为纲纪,二人齐名而私好不协,然俱见器于太守陈登,与登并心于太祖。海西、淮浦二县民作乱,都尉卫弥、令粱习夜奔宣家,密送免之。太祖遣督军扈质来讨贼,以兵少不进。宣潜见责之,示以形势,质乃进破贼。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东缗、发干令,迁齐郡太守

  • 徐宣是什么人?三国时期魏国官员徐宣人物生平简介

    徐宣起初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后来因为拒绝孙策任命而回到广陵郡。在广陵郡与陈矫一起在州郡任职,二人齐名但等私下关系并不好,广陵太守陈登却对二人都非常器重,而徐宣亦与陈登一心投效曹操。后来海西和淮浦二县县民作乱,曹操派遣督军扈质讨伐,但他却以自己士兵太少而不前进,徐宣于是潜入军中,责骂扈质,并且向他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