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叔和

王叔和——主要著作介绍

王叔和

王叔和的资料

  人物名:王叔和

  别 名:王叔和

  主要成就:编辑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代表作品《脉经》

  出生日期:公元210年

  逝世日期:公元280年

  所在朝代:晋代

  出生地:山东微山

王叔和的介绍

《脉经》(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推测王叔和也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他不但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于脉学颇有研究。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修养之道。宋•张杲亦称其: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深晓疗病之源。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了。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指出,有一些医生缺乏脉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这样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患者说来是很危险的。因此,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终于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造纸术尚不成熟,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深知这部医学论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

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养生的进行较系统论述者。

有关“王叔和”的历史故事

  • 晋朝王叔和简介-晋朝王叔和

    王叔和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晋朝历史人物:晋朝王叔和,历史上评为王叔和,晋朝历史王叔和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人物名:王叔和,别名:王叔和,主要成就:编辑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王叔和,古代医家名。晋代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

  • 晋朝名医王叔和,探索其生平事迹-趣历史网

    王叔和,名熙,以字行,高平人,晋代医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叔和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但是世人其实对他并不了解,为此,笔者想对他的生平事迹,做微浅的探讨。王叔和的籍贯,传说纷纭,但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山东说

  • 王叔和是什么人

    王叔以及,现代医家名。晋代医教家。名熙,以字止,下仄(古山西省境内)人。死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教识广博,为人老实,做了事先的御医令。正在西医教收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年夜主要奉献,一是收拾《伤冷论》,一是著作《脉经》。简介王叔以及,名熙,下仄(古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出名医教家、医书

  • 司马衷继帝位,王恺、石崇斗富,王叔和著《脉经》

    司马炎卒,司马衷继帝位太熙元年(290)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司马炎病卒,终年55岁,在位25年。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惠帝,时年32岁,立妃贾氏为皇后。司马衷是司马炎次子,9岁时立为皇太子,以痴顽闻名,宫人背地议论他“蠢钝如猪”。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叫,竟问左右:“此鸣者,为官还是为私?”侍郎贾胤敷

  • 王叔和亲家母结婚后,亲家母每月偷偷攒8000元私房钱,王叔:好事

    #科学婚恋指南#68岁的王大叔,在五年前和亲家母结婚了,王大叔和亲家母的结合,得到两个孩子的支持,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说,他俩结婚是最美的事情了。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无论对子女的小家庭,还是两个老人今后的养老生活,都是最完美的事情。王大叔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王大叔是老大,下面还有

  • 民间故事:王叔和对公主做出这种事,皇帝……

    从前有个名医叫王叔和。医术十分高超,无论有什么疑难杂症,经他的整治就会好起来,按理说他的生意也会很好。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俗话说:剃头匠难替自己的头,郎中难医自己的病。由于他生了一身毒疮,找他看病的人渐渐少了。一天晚上,王叔和做了个怪梦:一个老头儿对他说:“不能做地等花开,只有多走动才能生财,如果

  • 王叔和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哪两大重要贡献?

    王叔和,古代医家名。晋代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山西省境内)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王叔和,名熙

  • 王叔和简介 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生平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族,西晋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文人学士。由于家庭优越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使得叔和自幼

  • 历史上王叔和是谁?有什么贡献?

    历史上王叔和是谁?有什么贡献?他是一名晋代医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简介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