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卢思道

卢思道

卢思道的介绍

隋朝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年十六时,遇中山人刘松。刘松将所作碑铭示之,多所不解,遂发奋勤学,闭门苦读,师事当时著名文人邢子才。数年后,文思大进,才学兼著。北齐天保年间,由左仆射杨遵彦推荐,始任司空行参军,后兼员外散骑侍郎,直中书省。文宣帝卒,令当时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祖珽等仅得一、二首,唯他得八首,时人称“八米卢郎”。后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因擅用库钱,免官归家。

有关“卢思道”的历史故事

  • 卢思道

    卢思道(535年~586年),字子行,小字释奴,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齐到隋朝大臣、著名诗人,隐士卢道亮之子。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大房。聪明善辩,发奋读书,师从邢邵。北齐建立,任给事黄门侍郎。文宣帝高洋去世,撰写挽歌,人称“八米卢郎”。北齐灭亡,投降北周,授仪同三司。隋初,历任武阳郡太守、散骑

  • 卢思道简介 北朝隋之际诗人八米卢郎卢思道生平

    卢思道(公元531年-582年)北朝隋之际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隋开皇元年卒。一生的主要文学活

  • 嘴不饶人的大诗人,卢思道也有吃瘪的时候

    崔儦(biao标)是清河崔家大族中的一员,官为中兵参军,也是聪慧超绝,狂妄自大的人。他在住的房门上写了大字:“不读5000卷书者,无得入此室。”他和卢思道的脾气投合,成为知己,但不如卢思道机智善辩,因而常受卢思道挖苦戏弄。有一次崔儦说:“昨夜大雨,雷鸣电闪,我仍然睡梦乡,一无所知。”卢思道笑着长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