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赵在礼

赵在礼

赵在礼的介绍

字干臣,涿州人。庄宗时为效节指挥使,将魏博兵北戍瓦桥(今河北省雄县西南),还至贝州(今河北清河县),军士作杀,拥在礼为帅,入据邺都(魏州,今河北省大名东北),在礼自称兵马留后。庄宗遣明宗讨之。明宗至邺,军变,拥明宗为帝,明宗入城与在礼会合。明宗即位,在礼任邺都留守、兴唐尹。在礼在后唐,历任沧州、兖州、同州、襄州、宋州节度使。后唐亡,降晋。晋高祖石敬瑭时,在礼为郓州节度使、封卫国公,后改许州、徐州节度使。

有关“赵在礼”的历史故事

  • 赵在礼报复人民征“拔钉钱”

    [摘要]:赵在礼报复人民征“拔钉钱”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眼中钉”的出处?-海带的待的回答《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后唐明宗(李嗣源)时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赵在礼...当他被罢免时,宋州人奔走相告,相互祝贺:“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此后,人们便常。眼的三字成语有哪些?眼中钉拼音:yǎnzhō

  • 五代著名贪官赵在礼:剥敛百姓奉权豪左右逢源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归纳:自后唐庄宗以来,中原各地方镇“进献之事”再兴,至后晋已“不可胜纪”。各地以“添都”、“助国”之名进奉财物“动以千数计”,地方官员“来朝、奉使、买宴、赎罪”等敬献不胜枚举,为求到“大州善地”任职,更要倾尽家资向皇上进贡、向权臣行贿。而这一切又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倒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