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韩休

韩休

韩休的介绍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累授礼部侍郎,出为虢州刺史。虢州近京城,京城官员外出常用虢州车马粮草,休请均赋他郡,宰相张说以为不可,休说宁可得罪宰相也要救民苦难,坚持己见,终得如愿。因萧嵩举荐,休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有关“韩休”的历史故事

  • 韩休

    韩休(673-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宰相,中书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出身昌黎韩氏,制举入仕,授桃林县丞,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虢州刺史,拜工部侍郎,转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受到中书令萧嵩的举荐,担任黄门侍郎、

  •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休(673年-

  • 有哪些与韩休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韩休(673-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宰相,中书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昌黎韩氏,制举入仕,授桃林县丞,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虢州刺史,拜工部侍郎,转尚书右丞。开

  • 韩休:唐朝时期宰相,生性刚直,犯言直谏

    韩休(673-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宰相,中书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昌黎韩氏,制举入仕,授桃林县丞,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虢州刺史,拜工部侍郎,转尚书右丞。开

  • 韩休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坐上宰相之位的?

    韩休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此人年轻之时便精通词学,后来在科举考试之中脱颖而出,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景云元年(710年),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韩休为官之时,素有贤良之名,因此被人举荐进入东宫,为李隆基回答一些有关国政

  • 韩休多次犯颜直谏,弄得唐玄宗十分消瘦,被罢相之后开始尸位素餐

    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宋璟也是如此,宋璟居相位,以择人为务,随才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他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为玄宗所敬惮,虽不合意,也勉强采纳。宋璟与姚崇并称贤相,号“姚、宋”。史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开元五年

  • 韩休的后人 韩休和韩愈是什么关系

    韩休墓壁画韩休出身名门昌黎韩氏,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为人刚正耿直、公正不阿,常常犯言直谏,所以难免得罪人,就和萧嵩产生矛盾而被罢官。韩休为官、为人都得到了后世赞颂,人们称之为“小宋璟”,说他“守正不阿,甚允时望”。韩休的后人 韩休和韩愈韩休的妻子出身河东

  • 唐朝前期宰相:韩休生平介绍及评价

    韩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韩休出身于昌黎韩氏,制举入仕,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韩休受到中书令萧嵩的举荐,担任黄门

  • 柳公权楷书为何最富盛名 柳公权为韩休曾孙墓志撰文

    柳公权楷书柳公权和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在书法上有很高的名声,尤其以楷书最负盛名。柳公权作品在书法上,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

  • 韩休简介 唐朝大臣工部侍郎尚书右丞韩休生平

    韩休(673——739)唐朝大臣,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先天元年,登文可以经邦科,累授桃林丞。又举贤良方正科,授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兼知制诰。开元十二年出为虢州刺史。以母丧去职。服除,除工部侍郎、仍知制诰。迁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三月,拜黄门

  • 韩休为相七个月搞得唐玄宗李隆基面容消瘦 百姓却高兴了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唐玄宗李隆基原本是个“仪范伟丽”之人,身材雄伟,相貌英俊。开元年间,天下安定,国家富足,呈现了盛世局面,玄宗心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及翻译,韩休为相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甲寅,以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始,嵩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

  • 唐朝宰相韩休是个怎样的人?总爱和皇帝顶撞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休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休被提拔为宰相有点戏剧性。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前任宰相死后,唐玄宗命徐国公萧嵩推荐宰相人选,萧嵩将韩休的道德、品行赞扬了一番,于是韩休被提升为宰相。萧嵩原以为韩休是一个“柔易”之人,容易控制,哪知韩休当

  • 韩休为何只当了十个月的宰相就被罢免了呢?

    韩休被提拔为宰相有点戏剧性。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前任宰相死后,唐玄宗命徐国公萧嵩推荐宰相人选,萧嵩将韩休的道德、品行赞扬了一番,于是韩休被提升为宰相。萧嵩原以为韩休是一个“柔易”之人,容易控制,哪知韩休当上宰相以后,连“恩人”萧嵩也敢顶。在任宰相之前,韩休担任虢州(今河南西部)刺史,因地处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