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刘馥

刘馥

刘馥

刘馥的资料

中文名:刘馥

别名:刘元颖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

逝世日期:公元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

职业:官员

主要成就:说服袁术的将领投奔曹操
治理扬州时兴修水利、修造城垒

官职:扬州刺史

刘馥的介绍

刘馥(fù)(?-208年),字元颖,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东汉末年名守。在汉末避难于淮南,说服袁术将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曹操大悦,使司徒辟其为掾属。后扬州刺史严象被攻杀,刘馥受任扬州刺史,单马前往建造州治合肥,又安抚地方武装与百姓,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并修城垒以加强城池的守备,颇有功绩,深受百姓爱戴。建安十三年(208年),刘馥逝世。次年,孙权进攻合肥,扬州士民合力坚守百余日,迫使孙权撤退。此后百姓愈发追思刘馥,认为即使是春秋时造晋阳的董安于也无法与其相比。其孙刘弘是西晋时车骑将军。

有关“刘馥”的历史故事

  • 三国刘馥简介-三国刘馥

    刘馥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人物:三国刘馥,历史上评为刘馥,三国历史刘馥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刘馥,别名:刘元颖,国籍:东汉刘馥(fù)(?-208年),字元颖,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东汉末年名守。在汉末避难于淮南,说服袁术将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曹操大悦,使司徒辟其为掾属。

  • 刘馥:东汉末年名臣,曾担任扬州刺史,颇有功绩

    刘馥(fù)(?-208年),字元颖,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东汉末年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避难于扬州,说服袁术部将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授司徒掾。扬州刺史严象被杀,出任扬州刺史,营造州治合肥,加强守备。安抚地方武装与百姓,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颇有功绩,深受百

  • 曹魏名臣刘馥是个什么样的人?刘亡灵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馥的故事。由于“大魏吴王孙十万(孙权)”的“精彩战绩”,很多曹魏名将和名臣如今在网上都有了外号,比如“张八百(张辽)”、“文睡觉(文聘)”、“满数十(满宠)”等等。而其中侮辱性最强的外号当属刘馥的

  • 曹魏名臣刘馥为什么被称为“刘亡灵”呢?称号是怎么来的

    曹魏名臣刘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由于“大魏吴王孙十万(孙权)”的“精彩战绩”,很多曹魏名将和名臣如今在网上都有了外号,比如“张八百(张辽)”、“文睡觉(文聘)”、“满数十(满宠)”等等。而其中侮辱性最强的外号当属刘馥的“刘亡灵”。那么曹魏名臣刘馥为什么被称为

  • 刘馥简介(刘馥生平)

    刘馥简介?刘馥(fù)(?-208年),字元颖,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东汉末年名守。在汉末避难于淮南,说服袁术将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曹操大悦,使司徒辟其为掾属。后扬州刺史严象被攻杀,刘馥受任扬州刺史,单马前往建造州治合肥,又安抚地方武装与百姓,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并修城垒

  • 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生平介绍及评价

    由于“大魏吴王孙十万(孙权)”的“精彩战绩”,很多曹魏名将和名臣如今在网上都有了外号,比如“张八百(张辽)”、“文睡觉(文聘)”、“满数十(满宠)”等等。而其中侮辱性最强的外号当

  • 东汉宗室大臣扬州刺史:刘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初期,论宗室的人才,曹魏最为鼎盛。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荒的面积最广,这正是当时三国中以曹魏实力最强的原因。谈到曹魏东南一线的军事重镇合肥就不得不提到刘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馥只登场过一次,而且他存在感低,结局也较为悲惨,是被作为衬托曹操狠辣个

  • 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8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十五章: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一座合肥城,成为孙权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后来合肥城改地重建,但合肥辐射区的基础,是刘馥单枪匹马入扬州之后努力打造经营的。刘馥建造的合肥城对曹魏乃至晋朝都有影

  • 汉末名臣刘馥一生有何贡献?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三国初期,论宗室的人才,曹魏最为鼎盛。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荒的面积最广,这正是当时三国中以曹魏实力最强的原因。谈到曹魏东南一线的军事重镇合肥就不得不提到刘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馥只登场过一次,而且他存在感低,结局也较为悲惨,是被作为衬

  • 三国刘馥:有明确记载大规模使用照明武器第一人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怀绪等,皆安集

  • 三国演义中最悲催一幕:刘馥批评曹操唱歌被杀

    曹操对酒高歌,出现一些不吉词句,有什么启示?一切准备妥当,曹操在出师攻打东吴的前夕,大船上置酒设宴,大会诸将。他自称今年已经五十四岁,如果征服江南,有意要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以娱晚年。说得兴起,便要对酒高歌,请大家一起来和。身为领导人,当业务干部整装待发,打算出外开拓市场的时候,居然说一些不

  • 刘馥是谁?东汉末年名守刘馥人物生平简介

    刘馥在东汉末年曾到扬州避乱,后在建安初年劝服袁术将领戚寄和秦翊带着部队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司徒府掾属。治理江淮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讨逆将军孙策命其所属的庐江太守李述攻杀了曹操所属的扬州刺史严象,而梅干、雷绪和陈兰等庐江人在江淮之间聚数万人,当地郡县都因江淮地区局势混乱而残破荒

  • 揭秘三国“第一好官”刘馥,为何会被曹操酒后杀死?

    揭秘三国“第一好官”刘馥,为何会被曹操酒后杀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之中刘馥无疑是个能臣的典范,更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刘馥----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他上任的时候,庐江有孙策派遣的李述,而长江,淮河之间也有袁术残部陈兰等数万人聚集。而刘馥可以依赖的老大曹操当时又被袁

  • 功臣刘馥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他

    在赤壁之战开始之前,曹操在长江之上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在这场宴会上曹操做出了一首流芳千古的诗,也杀了自己有功的部下刘馥,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刘馥呢。事情要从短歌行说起。当时曹操拥兵百万压境东吴,正是人生巅峰之时,有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心情,忍不住开始回顾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曹操说,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