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水一白聊历史 访问量:4343 更新时间:2024/1/2 5:51:37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8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曹魏篇第二十五章: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一座合肥城,成为孙权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后来合肥城改地重建,但合肥辐射区的基础,是刘馥单枪匹马入扬州之后努力打造经营的。

刘馥建造的合肥城对曹魏乃至晋朝都有影响,但他建安十三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刘靖,从曹丕时期才崭露头角。曹丕时期,刘靖带着曹丕的厚望辗转于各地做地方官,虽然爵位一直不高,但其出色的治理能力和政绩,让他的名声逐渐显赫。除了治理地方,刘靖曾给曹丕上书,对儒学教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此后,刘靖主管国家北部的军事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蓟西北他为了解决山洪等问题,积极进行河道梳理,这样既能减少灾害,又能合理改变河道灌溉农田。刘靖在当地的治理,被后来的晋惠帝大加赞赏,如果各位读者想要亲自在刘靖“施工处”附近转转,您可以前往如今的北京市紫竹院公园。

嘉平六年,刘靖去世,他的儿子刘熙继承了他的爵位。虽然刘熙的记载并不多,但刘靖的次子刘弘可是西晋大名鼎鼎的将军。刘弘年少的时候居住在洛阳,因为他和司马炎同岁且小时候住的很近,两个人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在司马炎上位后,刘弘更是一步登天,再加上刘弘在地方工作上军事的卓越成绩,刘弘成为司马炎心腹大将。

弘有干略政事之才,少家洛阳,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家太子门大夫,累迁率更令,转太宰长史。——《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太安年间,刘弘平定张昌起义,并在天子的允许下,对荆州当地官员进行大换血,同时善待当地百姓,振兴教化。在罗尚讨伐益州李特叛乱的时候,罗尚曾经管刘弘借粮,虽然当时荆州本来就粮食短缺,但刘弘顾全大局,一顿操作下来,为罗尚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刘弘名望甚重,朝廷封刘弘为侍中、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永兴年间,惠帝被不同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面对北方凌乱的局面,刘弘积极劝架并对本地有割据野心的人予以打击。随着局势越来越动荡,刘弘仍然强力稳定荆州当地情况,当时荆州俨然成为一方净土。为了防止战火烧到荆州大地,即使是司马颖到来此地,刘弘仍然坚强抵抗,只可惜天不假年,刘弘在这期间去世。

不过,刘弘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璠继承父亲遗志,坚决抵抗司马,。此举受到司马越的赞赏。在司马越的授意下,朝廷追赠刘弘为新城郡公,谥号“元”。只可惜刘弘去世后,朝廷很快就派遣司马略代替刘家镇守土地,虽然刘璠再无绝对实权,但仍然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安抚民众。

话说,刘璠的有一个叫刘安的儿子,他加入了自己爷爷刘弘的好友陶侃部。而这个陶侃,除了是晋朝功臣,同时也是陶渊明的曾祖父。

标签: 刘馥

更多文章

  • 武兴督蒋舒只是被调到阳安关辅助关中都督傅佥,为何就要叛蜀投魏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傅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首诗,描写魏灭蜀之战时,阳安关守将蒋舒临阵投敌,害死主将傅佥的故事。那蒋舒为何要叛蜀降魏,其行为又对蜀汉造成了哪些影响,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驻守武兴蒋舒出身不详

  • 董卓首席毒士还是无辜小人物?弑君者李儒的变态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李儒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时代,是一个诸侯并起的时代。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哦,不是,每一个风光的诸侯背后都有一位多谋的谋士、军师或儒臣,这些谋士们有的通晓军事,临军阵前,从容淡定;有的精通人事,运筹帷幄,决胜人心;有的精通政事,护国佐王,理事安邦……乱世的故事因他们而

  •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

    历史人物编辑:观史修文1标签:李儒

    李儒的两个形象李儒的形象有两个,广为人知的是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给他“加戏”,充当了董卓的女婿和首席谋士,帮董卓出谋划策,在《三国演义》的前期剧情中就非常抢眼。而在史书上,李儒的记载可谓只字片语,并未有传,搜刮一下,也只有两处记载。一,初平元年初(190年),李儒担任前废帝,弘农王刘

  • 董卓的西凉集团之所以迅速败亡,皆因李儒所出的这六大昏招!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李儒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因于董卓兵进洛阳,他杀害忠良,无恶不作,满朝宗卿敢怒不敢言,致使袁绍、袁术、曹操等逃出洛阳,发文讨贼,十八路诸侯一起举兵,共讨董卓,从而天下失和,再起烽烟。董卓固然无道,但如果能有一个优秀的智谋之士鼎力相助,也不一定会输的那么惨,当时的董卓进入洛阳后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

  • 李儒:董卓手下头号谋士?小说中鸩杀皇帝,历史上竟然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李昊燃爱生活标签:李儒

    李儒奉董卓之命,领着鸩酒,对废帝刘辩说:“这酒可是好东西,能够延年增寿,祛邪趋福!”刘辩大摇其头:“我不信!这必定是毒酒!”李儒冷笑道:“大王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管这是什么酒,今天大王不喝也得喝!还请大王给自己留些体面!”刘辩还是不肯,厉声喝斥:“我都已经被贬为‘弘农王’了,董卓还不肯放过我吗!

  • 董卓手下第一谋士李儒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李儒

    文/四季文史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帝推上龙椅。同时,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间权倾朝野。在我国历史上,汉末

  • 李儒、李肃傻傻分不清楚?别急,捋一捋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儒

    近来,看到有人在争论到底是谁劝降了吕布,是李儒还是李肃?小编也觉得有点傻傻分不清楚,所以专门查阅相关史料和《三国演义》,捋一捋李儒和李肃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看李儒、李肃的历史记载: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李儒为弘农王郎中令,曾被董卓派去毒死弘农王(少帝)。192年董卓被王允、吕

  • 《三国演义》首位出场的谋士李儒

    历史人物编辑:熊英标签:李儒

    《三国演义》一书中大约写了1200余个人物,既有曹操、刘备这样的常青树,也有些人物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但也如流星一般留下了自己的辉煌。李儒,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因为他是书中出场的首位谋士,而且心思之阴狠、手段之毒辣,让人毛骨悚然。首次出场,宦官与外戚集团

  • 李儒曾劝董卓将貂蝉送给吕布,董卓甩脸色说了8个字,令李儒崩溃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李儒

    东汉末期,汉朝在名义上依旧做着天下的主人,实则是内部统治四分五裂暗中争斗不止,各方诸侯蠢蠢欲动暗中扩张着兵力,为自己明日登的天下之位做着打算。董卓作为当下势力最盛的诸侯奔赴京城分领天下,他率领的士兵大多是关西人士,受频繁战乱影响关西人常年习武,妇人也可以携剑而出。进京后的董卓更是目睹了政局的动荡和朝

  • 三国演义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五个人,其实实力非凡,李儒算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儒

    1、李儒李儒是作为董卓的头号谋士而出现的,事迹不多,比较清晰的有去孙坚营中求亲被取笑,火烧洛阳等,这也让李儒变得容易让人忽略,甚至有一些了解三国较少的人都不认识他。其实,李儒还是很强的,董卓从最一开始的将军混到可以霸京师,大部分都是李儒的功劳,可惜乱世之中,明主难求。2、陈到陈到,字叔至,生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