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观

王观

王观

王观的资料

中文名:王观

外文名:WangGuan

别名:字通叟,自号逐客

国籍:北宋

民族:汉

出生地:如皋

出生日期:1035

逝世日期:1100

职业:词人

主要成就:撰《扬州芍药谱》一卷

代表作品:《冠神集》《扬州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官职: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翰林学士

王观的介绍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有关“王观”的历史故事

  • 三国王观简介-三国王观

    王观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人物:三国王观,历史上评为王观,三国历史王观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王观,外文名:WangGuan,别名:字通叟,自号逐客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

  • 王观澜

    王观澜(1906-1982),原名金水,字克洪,浙江省临海市城关镇人,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的领导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曾任中共杭武、汀涟县委书记,闽粤赣军区组织部、宣传部部长,中央苏区《红色

  • 《和赵王观妓》原文、译文及注释

    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饶。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娇。周郎不须顾,今日管弦调。

  • 明初官员王观是怎么做到让富人替贫民交税的?

    明初官员王观,因有政绩,被称为姑苏五太守之一,那么他是怎么做到让富人替贫民交税的?要知道富人大多数都贪财,看不起贫民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讲王观的故事。王观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的官员,出生在祥符,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开封市的祥符区。他秉性耿直,外表不凡,擅长谈论,勤奋读书,长大后的他顺利

  •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郡太守

  • 王观:北宋时期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号逐客,泰州如皋(现江苏如皋)人,为胡瑗门人,北宋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

  • 王观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今河南范县东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那么王观是一个怎样的人哪?下面就和三国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观年轻时孤单贫贱,但却能磨砺志向。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文学掾,出任高唐、阳泉、酂县、任县诸县县令,所仕之处都得到治理。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后,王观入朝担

  • 王观简介 宋代时期词人大理寺丞逐客王观生平

    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王观简介:曾被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今河南范县东南)人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

  •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是个什么样的人?晚年经历如何?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

  • 先秦:“牧野之战”前的大阅兵之周武王观兵孟津

    观兵 周武王九年,武王姬发在毕地给先君献完祭品之后,直接率领准备充分的大军向东方的天下之主殷商而去。那么周武王这一次的目的是什么呢?历史上把周武王的这次军事行动称为“观兵孟津”,也就是定义为了一次阅兵行动。周文王治理周国将近五十年,所以在诸侯国中有很高的声望,因此周武王为了对外宣扬自己的正统性,这

  • 司马迁:武王观兵是司马迁编的故事

    《尚书·周书·泰誓序》说:“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孔安园在传“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句时说:“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毕,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这就是“观兵说”的来源。孔颖达的《正义》重复了

  • 三国曹魏大臣治书侍御史:王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今河南范县东南)人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郡太守。后来魏明帝召王观为治书侍御史,典行

  • 宋代词人王观对柳永不服气,下笔写一首词,结果成千古绝唱!

    说起宋朝,绝对可以称作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历史上出名的词人大都出现在那个朝代,比如苏轼、辛弃疾,还有才女李清照等,但是真正值得流传的,是宋朝人那种悠然自得、将每一天的日子都过成诗的心情。 刚刚热播完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是以宋朝为背景,讲述得就是宋朝大官人和娘子的故事。还有沈复写得《浮生六记》,

  • 三国王观是什么人?王观人物生平简介

    王观年轻时孤单贫贱,但却能磨砺志向。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文学掾,出任高唐、阳泉、酂县、任县诸县县令,所仕之处都得到治理。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后,王观入朝担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出任南阳、涿郡太守。涿郡北面与鲜卑势力范围接壤,屡次遭到鲜卑进攻抢掠。王观上任后,命令当地边境居民每十家以上就屯

  • 《卜算子》宋·王观原文及赏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卜算子》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一首送别词,感情真挚,语言浅易,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表达了送别惜春这一主题。上阕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水和山,灵动传神:“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盈盈绿水似少女眼波流动,

  • 武王伐纣的历史误读:武王观兵是司马迁编的故事

    《尚书·周书·泰誓序》说:“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孔安园在传“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句时说:“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毕,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这就是“观兵说”的来源。孔颖达的《正义》重复了

  • 王观身为曹魏六朝元老,为何站在了司马懿这边呢?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对于司马懿来说,终于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驻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

  • 宋代词人王观简介 王观怎么死的?王观的代表诗词

    姓名:王观字:通叟号:逐客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如皋出生时间:公元1035年去世时间:公元1100年职业:词人、官员官职: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翰林学士主要成就:《扬州芍药谱》主要作品:《冠神集》、《扬州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是宋代一位非常著名的词人,与

  •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最后结局如何?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