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恂

王恂——元代数学家、文学家

王恂

王恂的介绍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王恂死后,他创造的历律计算法,由郭守敬等人整理成《推步》七卷、《立成》二卷、《历议拟稿》三卷、《转神选择》二卷、《上中下注释》十二卷留传后世。

有关“王恂”的历史故事

  • 王恂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王恂死后,他创造的历律计算法

  • 元朝天文学家王恂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王恂

    王恂王恂字敬甫,生于河北唐县一个书香门第,父母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亦自幼聪颖好学,与郭守敬等人跟随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之后,王恂被朝廷器重,受命组班修历,开始修改历法,《授时历》就是他们努力的成果。王恂是怎么死的至元十八年(1281年),王恂丧父,去官守孝。守孝期间,因悲伤过度,不思饮食,饥馁染

  • 元朝数学家王恂简介 王恂的主要贡献

    王恂铜像王恂是元朝著名文学家、数学家,曾参与《授时历》的编制工作,成就不逊于郭守敬,与他是同事也是同学、朋友。王恂在天文、立法、数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他还开创了用天元术建立和求解高次方程的方法。元朝数学家王恂简介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人,元代数学家、文学家。幼小从刘秉忠

  • 元朝数学家王恂作出了哪些贡献?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恂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

  • 西晋外戚大臣兰陵侯:王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恂(?278年),字良夫。东海郡郯县(tán,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王朗之孙,王肃之子,王元姬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王恂,字良夫,是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其父王肃,在曹魏时袭封兰陵侯,官至中领军。公元256年(甘露元年),王肃去世,由王恂的

  • 王恂:元代数学家,曾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恂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

  • 王恂作出了哪些贡献?将古代历法体系推向高峰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恂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

  • 王恂:曹魏重臣王朗之孙,为官忠诚正直,知识渊博

    王恂(?—278年),字良夫。东海郡郯县(tán,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王朗之孙,王肃之子,王元姬之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王恂,字良夫,是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其父王肃,在曹魏时袭封兰陵侯,官至中领军。公元256年(甘露元年),王肃去世,由王恂的兄长王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