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冉求

冉求——孔子弟子

冉求

冉求的资料

本 名:冉求

别 称:冉有、冉子

字 号:子有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

出生时间:前522年

去世时间:前?年

主要成就: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冉求的介绍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冉求在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的家臣,公元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在《春秋左氏传·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此年冉有三十八岁)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后],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鲁之羣室,众於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於诸侯矣(列,齿也)。季孙使从於朝,俟於党氏之沟。

武叔(叔孙氏)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音智)?懿子(孟孙氏)强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音恭)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阅兵)。孟孺子洩帅右师,颜羽御,邴洩为右(将帅所乘兵车:将帅居左,御马者居中,卫者执戟居车右。兵车:御者居中,车左之人执弓矢,车右之人执戟以卫)。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季孙曰:须也弱(樊须,字遟,孔子弟子,是年三十一岁)。有子(冉有)曰:就用命焉(言樊遟懂得服从命令)。季孙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皆步兵),老幼守宫,次于雩门之外。

五日,右师从之(不积极参战)。公叔务人见保者(姬为,字务人,鲁昭公之子,鲁哀公之叔),而泣曰:事充(徭役烦)、政重(赋税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逾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逾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右师奔(逃也),齐人从之(从音纵,追也),陈瓘、陈庄(二人齐将也),涉泗。孟之侧(孟孙氏之族人)後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冲锋陷阵在前者勇,撤退殿後者勇,自谦之辞,不自伐功也)。林不狃之伍曰:走乎(逃也)?不狃曰:谁不如?曰:然则止乎?不狃曰:恶,贤。徐步而死(从容战死)。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

冉有请从之三(从音纵,追也),季孙弗许。孟孺子语人曰:我不如颜羽,而贤於邴洩。子羽锐敏,我不欲战而能默(虽心有怯战、想著逃跑的话,忍住不说出来),洩曰:驱之(奔逃也)。公为(公叔务人)与其嬖僮汪錡乘,皆死,皆殡(嬖童姓名曰汪錡,亦用成人葬礼,棺椁等装殓),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殇,非正规葬礼,多用於未成年者之死,用瓦罐等装殓)。冉有用矛於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

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子有多才多艺,性谦逊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孔子晚年归隐鲁国

,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顾。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必封徐公。

有关“冉求”的历史故事

  • 春秋战国冉求简介-春秋战国冉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冉求简介: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小编今天讲一位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春秋战国冉求,历史上评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冉求,春秋战国历史冉求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冉求,别称:冉有,字号:子有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十子冉

  • 冉求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

  • 冉求生平事迹介绍

    冉供简介 冉供(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古山东省菏泽市冉贤散)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明日裔。秋春终年出名教者、孔子徒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孔教祭奠。以政事睹称。多才多艺,尤善于理财,曾经担当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反抗进侵齐军,并一马当先,以步卒执少盾的袭击

  • 冉求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孔子为何会看不上他

    冉求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孔子为何会看不上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孔子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聚徒讲学,弟子达三千之众,其中冉求是孔子重要的弟子,冉求字自有是鲁国人公元前487年,齐军入鲁国,冉求受季康子之命。率军抵抗,采用步兵长矛阵的突击战术。以弱胜强,取得

  •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冉求有过什么事迹吗?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冉求有过什么事迹吗?他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

  • 冉求是谁 子有简介 冉求的性格

    冉求字子有,春秋时期鲁国人,周文王的后裔,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多才多艺,性格谦逊,擅长政事,孔子对此非常赏识冉求。冉求是谁 子有简介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

  • 历史上冉求的父亲是冉雍吗

    冉求的父亲是冉雍吗在《冉氏族谱》中这样记载,“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冉离娶了颜氏,生了长子冉耕、次子冉雍。后来颜氏死了,冉离有趣了公西氏,生下了冉求。所以这样就明朗了,冉雍不是冉求的父亲,而是冉求同父异母的哥哥。而且他们两个人,包括冉耕都是孔子的门

  • 揭秘冉耕冉雍与冉求之间的关系

    冉耕冉雍冉求对孔子有研究的人,想必都知道,冉耕,冉雍,冉求都是孔子门下的得意门生。那么冉耕,冉雍和冉求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冉耕冉雍冉求冉耕,春秋末年鲁国人,字伯牛。是孔子门下的弟子,为孔门“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冉雍,春秋末年鲁国人,字仲弓。同为孔子弟子,也为“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冉求,春秋末年鲁国

  • 论语中关于冉求的故事 冉求的读音是什么

    冉求的故事有一次季康子问孔子说,冉求可以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他说,冉求多才多艺,政事呀对他来说有什么困难的呢?又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回答他说要有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及卞庄子的勇敢,再加上冉求的才能、技艺以及礼乐的陶养,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了。所以这样看来

  • 孔子门徒冉求是谁 冉求的父亲是冉雍吗

    冉求是谁冉求,姓冉名子有,一般后世都尊称为冉子,而且是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冉载的嫡裔子孙。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学者,也是孔子的徒弟之一。冉求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多问政事,最擅长的是理财,而且还多才多艺,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冉求冉求曾经担任过季氏的宰臣,在公元前484年的时候,冉求带着一队军队入侵齐军,

  • 除了冉求被孔子逐出师门,盘点中国师徒决裂事件

    万世师表的孔子就曾公开将学生冉求逐出师门,并被其他弟子记录到了《论语》中。孔子曾经大骂过宰予、子路,但从未说过不认他们是学生。冉求则是真把老夫子气够呛,不仅公开对说这小子不是我徒弟,还让众弟子“鸣鼓而攻之”。被孔子逐出师门的冉求孔老夫子之所以出离愤怒,是因为和冉求在政治上存在分歧。冉求作为当时鲁国权

  • 冉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

  • 冉求和孔子的关系怎么样?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子有(前522年—前489年)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尊称“冉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以政事见称,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之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深受孔子称赞。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能打仗,善理财,迎回

  • 冉求是孔子最失望的学生吗?为什么这样说

    今天和朋友聊天,有人就说到儒家思想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这个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没和朋友细谈,其实真的很想替孔子喊冤。真正的孔子思想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跟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儒家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本身出发点和原则就是不一样的。一个出发点是为民、为天下众生;一个是为君,为个人名利。大家用脚后跟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