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石的介绍
名光煒,號倩尹,又號夏廬,晚號聖同、沙公,齋名願夏廬,浙江嘉興人,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生。清末入南京兩江師範學堂,習生物學。畢業後,歷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部主任,武昌師範大學、金陵大學國文系主任,西北大學、中山大學國文教授,東南大學,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白沙女子師範學校國文教授。1928年7月,出版《甲骨文例》。1936年8月,任吴越史地研究會理事。1937年7月,抗日戰争爆發後,隨校遷重慶。
胡小石的介绍
名光煒,號倩尹,又號夏廬,晚號聖同、沙公,齋名願夏廬,浙江嘉興人,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生。清末入南京兩江師範學堂,習生物學。畢業後,歷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部主任,武昌師範大學、金陵大學國文系主任,西北大學、中山大學國文教授,東南大學,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白沙女子師範學校國文教授。1928年7月,出版《甲骨文例》。1936年8月,任吴越史地研究會理事。1937年7月,抗日戰争爆發後,隨校遷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