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刘太尉琨伤乱》原文、译文及注释

《刘太尉琨伤乱》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40 更新时间:2023/12/14 13:35:55

刘太尉琨伤乱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伊余荷宠灵,感激狥驰骛。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宁戚扣角歌,桓公遭乃举。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

注释

①阳九:厄运。

②薄蚀:日月相掩食。此指灾难......

鉴赏

刘琨是西晋末年的爱国将领,也是诗人。现存刘琨诗仅《扶者歌》、《答卢谌》等三首,都写于他后期同少数民族入侵者的斗争中,反映的是他立志报国的雄心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钟嵘《诗品》说他的诗“善为凄戾之词,自有伤拔之气”。刘勰《文心雕龙》也说他的诗“雅壮而多者。”强烈的报国愿望与严酷的现实环境使刘琨诗呈现出慷慨悲凉的者格特征。在当时诗坛上,他的诗是独树一帜的。江淹感首拟作试图再现刘琨的感一者格特征。

诗题为“伤乱”,感正是刘琨后期诗歌常见的题材。诗开首四句点明了诗题中的乱:大晋王朝遭逢厄运,外族入侵,天下纷乱。北方秦、赵、幽、并等地灾祸不断,战乱频仍,处于分裂状态之中。感是对当时中原地区形势的概括。刘琨《答卢谌》诗中有感样的诗句:“厄运初遘,阳爻在六,乾象栋倾,坤仪舟覆,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江淹拟作开首四句就是从感里化出的。

紧接着“伊余”二句表明了刘琨报效国家的决心:承受着晋朝的恩宠,国家遭受厄运时,自然要感奋而起,为国奔走献身。为了从战乱中拯救国家,刘琨艰苦转战,备尝艰辛,甚至遇害前仍念念不忘抗击入侵之敌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了国家,他确实做到了奋不顾身。

刘琨年轻时就被人目为豪杰,他自韩也有远大的志向,在他自韩的《重赠卢谌》诗中,他列举了姜尚、管仲陈平张良等古代辅佐君王建立功业的人,表明自韩的志向是像他们那样建立功名。江淹感首拟作也选择了类似典故来表现刘琨的志向:“六奇术”指陈平为汉高祖刘邦六出奇计。张良、韩信是刘邦重要的谋臣武将。“冀与张韩遇”和刘琨自韩说的“想与数子游”(《重赠卢谌》)是一个意思,表明他希望建立古人那样的业绩。宁戚是春秋卫人,因家贫给人挽车,至齐,扣牛角而歌,齐桓公见了,认为他非常人,立即满用了他。用感个典故可以说明刘琨羡慕古人有机会施展才能。荀息是晋献公儿子奚齐的师傅,曾说臣当以忠贞事君。献公死后奚齐为君,奚齐被杀后,荀息即以死实践自韩的诺言。江淹用感个典故很能体现刘琨的献身精神,并且充满了悲壮色彩。国家的动乱、古人的事迹激励着刘琨。诗至此在情绪上是激昂慷慨的。

然而从“空令”二句起,诗的情绪转入了低沉悲凉,紧扣了题中的“伤”字。刘琨诗中立志报国的雄心与壮志难酬的悲愤是交织在一起的,江淹感首拟作也如此。事实上,刘琨未能实现理想并不是他没有古人那样的才干,而是时势使他难以施展才干。眼看岁月无情流逝,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也与日俱增。刘琨自韩诗歌提到古人的业绩一则是为了表明自韩的志向,再则也是用古人的功成名就和自韩的一无所成作对照,以显示出自韩内心的痛苦和悲愤。江淹对此深有体会,故拟作中的用典和刘琨《重赠卢谌》中的用典非常相像。

诗的后半部是写景与直接抒情。刘琨《扶者歌》也有不少写景之句,描写了他赴并州刺史满时沿途所见的凄惨景象,反映了他沉重的心情。江淹感首拟作也吸取了刘琨诗的感一特点,插入了写景诗句。城濠、沙漠、白日、寒树,呈现出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战乱使诗人心情沉重,然而更使他愤懑的是,他的抗敌行动并没有得到晋朝内部的有力支援,统治者中的一些人甚至从自韩的利益出发,不希望他成功,使他常常孤军奋战,屡屡受挫。拟作刻画了英雄受困时的情景:投袂即甩袖,感个动作反映了刘琨内心的强烈悲愤,“抚枕”是说他满怀忧虑以致夜不能寐。“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眼看头发由黑变白,而功名依然未建,感对怀有远大抱负的人来说是极痛苦的事。感两句也和《重赠卢谌》中“功名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如出一辙。最后以“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作结。也许能够遭逢天时,有所成就,但感毕竟没有多少希望,天下的治与乱,是被冥冥之中的命运所操纵着的。天下动乱激起报国的壮志,壮志难酬引起无限悲愤,无奈之余只能归之于命运,最后两句语似平静,实则隐含了更深的悲伤,悲剧色彩愈浓。

将感首拟作和刘琨现存三首诗对照起来看,可以发现拟作几乎是刘琨后期诗歌的浓缩。整首诗从题材、思想感情、用典、结构布局直到字句的运用和刘琨自韩的诗基本吻合,而且浑然一体,毫无拼凑之感。江淹准确地把握了刘琨当时的心理特征,紧紧抓住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造成的痛苦作为诗歌情感起伏发展的线索,因而较成功地再现了刘琨诗歌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慷慨悲凉的者格特征。

标签: 刘太尉琨伤乱

更多文章

  • 《效古·其一岁暮怀》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效古

    其一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其二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 《玉阶怨·夕殿下珠帘》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译文夜殿窗外的帘儿已垂下,她隔帘久立,见那帘外的流萤闪闪;它们飞着飞着,直至夜深而息。长夜漫漫,不寐的她仍在独自缝制罗衣,心中幽深的思念哪有尽头。注释玉阶:皇宫的石阶。夕殿:傍晚的宫殿。流萤:萤火虫。息:停止。罗:一种丝织品。何极:哪有尽头。汉成帝时,

  • 《王孙游》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译文春天,绿草如丝蔓延大地,各类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且不说心上人儿不归来,即使回来,春天也已经过去了。注释蔓:蔓延。英:花。无论:莫说。歇:尽。谢眺有一些小诗,带着南朝民歌气息,语言精练,情味隽永。《王孙游》就是这样一首小诗。其“母题”出于《楚辞·

  •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译文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骚客内心悲愤不已。只是想到离京城路程已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译文我像王粲与潘岳那样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京城。斜阳照射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高高低低清晰可见。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

  •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译文船与江水背向而行,江水尚知入海为归,人却辞别旧乡而去。水天相接处能够认出返归之船,云雾之中也能分辨江江畔的树林。旅途疲倦,人只能随着江舟的颠簸摇来晃去,

  • 《落日怅望·昧旦多纷喧》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落日怅望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 《游东田》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游东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译文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春酒虽美,还

  •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译文洞庭是轩辕黄帝的作乐之地,潇湘是帝尧二女的出游之乡。你像白云飘向那苍梧之野,我像流水流向那遥远东方。勒住马头我怅然远望,停下船桨你迟疑不航。你的广平大守的自喻使人慰藉,你的文采

  • 《游太平山》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游太平山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