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望黄鹤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望黄鹤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19 更新时间:2023/12/20 15:04:33

望黄鹤楼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及注释

译文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红日倚靠在中间的山峰旁。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注释

雄雄:气势雄伟。

弯跨:跨于空中。

峰嶂:高峻的山峰。冥密:深幽茂密。

飞术:仙术,求仙升天之术。

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

清谧:清静、安宁。

蹇:句首语助辞。

跻:登。

赏析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白以夸张的手法渲染黄鹤山的雄伟气势。开头先写山的高大:“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雄雄”二字,极力形容黄鹤山的威势,只见整座山峰,凌空而上,直插云天。接二句又从侧面加以烘托,“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远看去,朵朵白云似乎从山的四周升腾而起,一轮红日仿佛就跟山中的高峰相互依偶着。波浪般起伏、参差不齐的山峦,一排排凌空横跨,宽阔无边;高高耸起的、屏障一般的山蜂,稠密而又显得幽深昏暗。

前六句诗句,全由首句“东望”二字引出,其中有上望、纵望、侧望、环望。整个黄鹤山几乎全被诗人望遍了。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暗寓李白心向往之,因此山曾有仙人居住过。“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人去楼空,仙去室寂。如今山上只剩下仙人当年炼丹的石室了。“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炼丹的“金灶”,已满是烟尘和埃垢;注满玉液之潭,如今已一无所有;整个黄鹤山似乎都被一种清幽寂静的静的气氛所笼罩,一切是那样的神秘。“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一片荒凉寂的画面展现于读者面前:古老的荒地,草木丛生;庭园里,灵芝之类的药草,已经苍老枯萎。

从“颇闻列仙人”至“庭寒老芝术”是第二段,共八句。诗人扣紧有关黄鹤山的传说,描绘仙人飞升后的荒凉景象。写法仍从“望”字入笔,但却已经杂入许多虚无的幻想,浓化了全诗的气氛。

从“蹇予羡攀跻”至篇终是第三段。这一段写由黄鹤山的奇伟和有关仙人的传说所引起的向往之情。“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两句,毫无隐讳地抒写自己的仰慕与欣羡,诗人很愿攀援而上。诗人之所以产生这种感情,原因在于“保闲逸”,亦即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过着闲逸的生活。“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两句,与一、二两段相呼应,说明,尽管诗人走遍了五岳名山,但黄鹤山却是无与伦比、无可匹敌的。

总体来说,此诗经过实际的比较,诗人终于决定把黄鹤山做为自己感情寄托之所在,从此永远结束作客他乡,寄人篱下的生活:“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这里的“青松”代指黄鹤山,同时也象征看诗人坚韧不拔、冬夏青的性格。“悟”,觉悟,醒悟。“客情”,暗指客居他乡的思想情感,也包括了诗人奔波流浪,怀才不遇的一生。

创作背景

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江夏。黄鹤山,即黄鹤矾,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诗中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

标签: 望黄鹤楼

更多文章

  • 《鹦鹉洲》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译文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被迁谪的

  • 《秋登巴陵望洞庭》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译文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湖面明

  •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译文九月九日又重阳,登高望远,天空万里无云。神工鬼斧,山川形

  •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登巴陵开元寺西阁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

  •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一作:一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

  • 《登庐山五老峰》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译文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注释登庐山五老峰:诗题“登”一作“望”。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

  • 《江上望皖公山》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译文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但

  •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译文我把握着两袋红色羽毛箭,来到河北,古之燕国和赵国的地方正是射杀天狼----骚乱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目睹军情激扬万分在邯郸洪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