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原文、译文及注释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50 更新时间:2024/1/3 22:15:19

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淼同:渺)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湖江浙紧接壤,河道纵横水为乡。您去的时候正值春江水满,烟波浩渺。

日暮时分,孤舟一叶停泊在何方?心随友人望天涯,无限思念痛断肠。

注释

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之:去,到。

荆吴:荆是古代楚国的别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带。吴也是古代国名,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荆吴在这里泛指江南。为:一作“连”。

春江:一作“江村”。淼茫:即渺茫。

何处泊:一作“何处泊”。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以“荆吴相接”几个字将千里之遥写得近如比邻,给人以比邻咫尺之感,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水为乡”描出江南特点,也有以水为家之意。语属宽解,情实至深。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淼茫”。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淼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淼茫”,春江水满,正好行船,含有祝友人一帆风顺之意,但“淼茫”二字又透出凄惘之情。“淼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既有喜“君去”得航行之便,也有恨“君去”太疾之意,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这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诗品·冲淡》)了。

“日暮征帆何处泊”,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由景入情,抒发别绪。写出友人的孤单寂寞。友人走后,诗人遥望江面,但见“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上,于是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天涯一望断人肠”,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可谓“不胜歧路之泣”。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画出“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维《齐州送祖三》)的送者情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

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杜晃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杜晃之间的真挚友谊。诗中四句从写景入笔,寓主观感情于客观景象之中,使客观的景象染上浓重的主观感情的色彩。

创作背景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离开荆地到东吴,孟浩然为友人杜晃送行而写下此首送别诗。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标签: 送杜十四之江南

更多文章

  • 《檀溪寻故人(一题作檀溪寻古)》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檀溪寻故人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 《扬子津望京口》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扬子津望京口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 《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初下浙江舟中口号

    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浔。回瞻魏阙路,空复子牟心。

  • 《张郎中梅园中》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郎中梅园中

    绮席铺兰杜,珠盘折芰荷。故园留不住,应是恋弦歌。

  • 《同张将蓟门观灯》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同张将蓟门观灯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 《春晓》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

  • 《北涧泛舟》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涧泛舟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译文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注释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才子:指袁拾遗。江岭:江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唐代时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岭外。流人:被

  •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