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闻一多

闻一多——文学家、现代诗人

闻一多

闻一多的资料

中文名:闻家骅

别名:闻一多,亦多、多,字友三、友山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北省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

出生日期:1899(己亥年)年11月24日

逝世日期:1946年7月15日

职业:文学家、现代诗人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信仰: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七子之歌》

代表作品:新诗集《红烛》、《死水》

身份:诗人、学者、爱国和民主主义者

性别:男

闻一多的介绍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有关“闻一多”的历史故事

  • 近代闻一多简介-近代闻一多(文学家、现代诗人)

    闻一多简介:文学家、现代诗人小编今天讲一位近代历史人物:近代闻一多,历史上评为文学家、现代诗人闻一多,近代历史闻一多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闻家骅,别名:闻一多,亦多、多,字友三、友山,国籍: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现

  • 闻一多遇害之后他的妻子与子女怎么样了?凶手找到了吗?(闻一多怎么遇害的)

    1946年,一个中年人走在北平的一条小巷里。这位中年男子刚刚参加了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他看起来很悲伤,低着头走路,好像在思考什么。他没有注意到的是,一个黑色的枪管在黑暗中悄悄对准了他的钥匙。"Bang"一声,中年人的生命到了尽头,已经走到了尽头。消息瞬间传遍北平街头,人们感叹中年人的悲惨遭遇。因为这

  • 刘文典与闻一多的关系是怎样的?(刘文典闻一多)

    说起闻一多和刘文典,相信很多喜欢文学的朋友都不会太陌生。他们都是近代史上的国学大师,都是人们学习的典范。但是,两位学者的造诣不同,为人之道也不同。那么刘文典和闻一多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什么关系?现在边肖将带你去了解它。刘文典是边肖最喜欢的人物,他知识渊博。早年是多所大学教授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与

  • 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

  • 俞珊:曾被田汉、徐志摩、闻一多百般追求,绝对风华,婚姻却不幸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历史上有不少因美貌闻名于世的女子,她们或国色天香、或小家碧玉。然而,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奇女子俞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她的美貌引得无数英雄尽折腰,闻一多、田汉均是她的裙下之臣;更吸引

  • 闻一多: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1922年,闻一多被父母逼着和高孝贞结婚。他嫌弃妻子没有文化,新婚当晚,不和她说话,也不闹洞房。三年后,他却对妻子爱的死去活来。1913年,在闻一多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为他定下一门亲事。和他定亲的,正是高孝贞。9年后,在清华求学的闻一多,被父母逼着回来结婚。对于这门亲事,他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也不好违

  • 民国最漂亮的名媛,徐志摩是她粉丝,闻一多为她痴迷,1968年去世

    民国时期还是有很多才子才女的,其中最著名的几个莫过于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等,当然除了这几个最为著名的个,还有不少才女,虽然可能名气比不上什么林徽因,但是论美貌,或许咱们今天说的这个她算的上是民国最漂亮的名媛吧!她就是俞珊,这个名字应该很多人不是非常的熟悉,不过也没关系,就稍微对俞珊做个简单的家世复

  • 关于闻一多的事例或故事。

    闻一多治印的故事/王师北2005-7-26有人把闻一多六十年前所刻印章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前夕捐赠给有关部门。中新社消息说,这枚玉石印章的边款,用行草刻著一百二十六个字:「忝与毓棠为忘年交者十有余年,抗战以还,居恒相约:非抗战结束,不出国门一步。顷者强虏屈膝,胜利来临也。而毓棠亦适以牛津之邀,而果

  • 闻一多先生的事例50字

    闻一多治印,主要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当是时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闻一多虽是一名教授,所拿薪水却无法养活家人,不得不挂牌治印补贴家用。他在一封信中说:「弟之经济状况,更不堪问。两年前,时在断炊之威胁中度日。乃开始在中学兼课,犹复不敷。经友人怂,乃挂牌刻图

  • 闻一多的爱国故事,闻一多的故事有哪些?

    闻一多,汉族,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我国着名的诗人、学者、斗士。早年以《红烛》、《死水》两部诗集着名于世;中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成绩卓着,享誉海内外;后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和腐败强烈不满,拍案而起,成为闻名遐迩的民主斗士。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浠水县)

  • 刘文典与闻一多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起闻一多和刘文典相信很多喜欢文学的小伙伴们都不会太陌生了,他们两个都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国学大师了,他们都是人们学习的楷模。不过这两位学者的修养却有着不同的地方,做人的方式也有着不同。那么刘文典与闻一多分别都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吧。刘文典他曾是小编所喜爱的

  • 闻一多遇害之后他的妻子与子女怎么样了?凶手找到了吗?

    1946年,一位中年人走在北平的一条小巷子,这位中年人刚刚参加完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一脸的悲伤,低着头走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而他没注意到的是,此时暗处有一根乌黑的枪管正悄悄的对准了他的要害。“砰”的一声响,这位中年人到底,生命走到了尽头。这个新闻瞬间传遍了北平城内的大街小巷

  • 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出生

    闻一多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1912年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十年学

  • 闻一多是怎么死的?闻一多死的原因

    一说到闻一多,脑中大概就会蹦出他写的《七子之歌》、《死水》之类的,闻一多的作品在大师辈出的民国时期算不上是佼佼者,但是却留给后人诸多宝贵财富,毕竟我们还在吟唱着他的《七子之歌》。遗憾的是,闻一多没来得及给我们留下更多的作品,就离开了人世。那么,闻一多究竟是怎么死的?闻一多之死1946年7月15日,在

  • 唐朝有位诗人李白是他的粉丝,闻一多却说他的诗“淡到看不到诗”

    公元725年(唐开元十三年)春,25岁的李白只身离开四川,开始了四处干谒的仕游生活。他沿长江一路东下,一路豪游,一路狂写,干谒显贵,广交朋友。次年夏秋之间,在淮扬一带滞游的李白,遇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偶像。钟情田园孟夫子公元689年(唐永昌元年),孟浩然出生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城中一个重视儒风的书香

  • 端午节粽子是给屈原吃的吗 ?大诗人闻一多认为不是

    潮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 单予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谢屈原”环节。这位爱国诗人在四溢的粽香中被一代代人反复咀嚼、纪念。不过,你有想到过,古人一开始往水里扔粽子是给屈原吃的吗?端午起于屈原——你可能一直被古人这个伤心而美丽的传说迷惑了。首先站出来发言的,是大诗人闻一多先生。[var1]图源视觉中国 01

  • 有风来丨端午节粽子是给屈原吃的吗 ?大诗人闻一多认为不是

    这位爱国诗人在四溢的粽香中被一代代人反复咀嚼、纪念。不过,你有想到过,古人一开始往水里扔粽子是给屈原吃的吗?端午起于屈原——你可能一直被古人这个伤心而美丽的传说迷惑了。首先站出来发言的,是大诗人闻一多先生。[var1]图源视觉中国01 说起闻一多,我们往往先想到他的诗、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却很容易

  • 闻一多怎么死的(闻一多在云南昆明被暗杀)

    其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早年昆明爆发“一二一”惨案,他为死难者书写挽词,并撰写《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真相。1946年7月15日,他在云南昆明被暗杀。闻一多(闻家骅,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近代爱国

  • 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是哪七子?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

  • 孟浩然闻一多两人有何纠葛

    孟浩然闻一多两人有何纠葛孟浩然是唐朝的,闻一多是现代的;孟浩然是隐居的闲人,闻一多是干革命的,这两个人怎么牵扯到一起去的呢,那是因为两人共同的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诗人。两人都是有名的诗人,孟浩然写下《春晓》、《过故人庄》等千古名句,闻一多也有《七子之歌》、《死水》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孟浩然和闻一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