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译文及注释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24 更新时间:2024/1/16 7:21:36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及注释

译文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直跟随着我归来。

回头望下山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

偶遇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孩童急忙出来打开柴门。

走进竹林中的幽深小径,树枝上下垂的藤蔓拂着行人衣裳。

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一曲唱罢已是星光稀微。

我喝醉酒主人非高兴,欢欣愉悦忘了世俗奸诈心机。

注释

终南山:即秦岭​,在今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

过:拜访。

斛(hú)斯山人: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

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

却顾: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

苍苍:一说是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翠、苍茫,苍苍叠用是强调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种苍茫貌。

翠微:青翠的山坡,此处指终南山。

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及:到。

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荆扉:荆条编扎的柴门。

青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

行衣:行人的衣服。

挥:举杯。

松风:古乐府琴曲名,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谓夜已深了。

河星:一作“星河”。

陶然:欢乐的样子。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机:世俗的心机。

鉴赏

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首句“暮从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和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无一字虚设。“山月随人归”,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

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

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

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陶潜的写景,虽未曾无情,却显得平淡恬静,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之类,既不染色,而口气又那么温缓舒。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

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似已大为掩抑收敛了。“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可是一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之类,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就使人觉得李白挥酒长歌仍有一股英气,与陶潜异趣。因而,从李白此诗既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又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一生中曾两入长安,第一次是在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时;第二次是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时。此诗写于李白初入长安隐居终南山时期。

另一种说法是:李白此诗作于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春,时李白五十二岁,正隐居终南山。

更多文章

  •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 《东鲁门泛舟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鲁门泛舟二首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译文夕阳落了,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摇,石影动,流水回旋萦绕。驾起小舟,乘着月光,沿着溪水转,恍如王子猷山阴雪后寻访戴安道。水似青龙盘绕着石堤,鲁门西桃花夹岸。假如在

  •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风流自簸荡,

  •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秋猎孟诸夜归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邀遮相驰逐,遂出城东田。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归来献所获,炮炙宜霜天。出舞两美人,飘飖若云仙。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

  • 《游泰山六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游泰山六首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

  •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至陵阳山登天柱石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朗咏紫霞篇,

  •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酬崔十五见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酬崔十五见招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