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忆东山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忆东山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81 更新时间:2023/12/5 22:41:21

忆东山二首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

我现在像谢安一样携领东山歌舞妓,长啸一声远离世人。

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扫去三径上的白云。

注释

施宿《会稽志》:东山,在上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山,巍然特出于众峰间,拱揖亏蔽,如鸾鹤飞舞,其巅有谢公调马路,白云、明月二堂遗址,千嶂林立,下视沧海,天水相接,盖绝景也。下山出微径,为国庆寺,乃太傅故宅。旁有蔷薇洞,俗传太傅携妓女游宴之所。

东山客:指隐者,即谢安。

鉴赏

东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的,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李白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长期隐居东山。当匡扶晋室,建立殊勋,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计时,又曾一再辞退,打算归老东山。所以,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着一种品格。它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东山之隐,和谢安式的从政是相结合的。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怀。李白一生以谢安自期、自比。“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忆旧游赠谯郡元参军》)“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都是在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从不同的角度想到谢安和东山。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正在长安。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进京,看来是够礼贤下士的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像谢安那样大展雄才的机会。相反,由于诗人的正直和傲慢,却招惹了权贵的忌恨。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的背景。从“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可以看出,诗人在默算着离开“东山”(实际上指进京以前的隐居之地)的时日。流光如驶,岁月老人。他有像谢安与东山那样的离别,却未成就像谢安那样的功业。因此,在诗人的沉吟中,已经包含着光阴虚度、壮怀莫展的感慨了。当初,诗人告辞东山时,同样也舍不得丢开那种环境和生活,只不过为了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才暂时应诏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却毫无所成,自然对不起东山的风物。所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两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形象地说明了,饮酒、狎妓、观舞并且亲自歌舞,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之一。“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表现了对谢安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两首诗应该看作是李白的“归去来辞”。他向往着东山,又觉得有负于东山。他是要归去了,但他的归去却又不同于陶渊明。陶渊明是决心做隐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却没有这种“决心”。“东山”是和谢安这样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的。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他的东山之隐,原来还保留着这样一种情愫。诗中李白隐以谢安这样一个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他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显得十分澹泊、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创作背景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初在京待诏翰林时作。

标签: 忆东山二首

更多文章

  • 《醉题王汉阳厅》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醉题王汉阳厅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译文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注释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译文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注释王历阳:指历阳姓王的县丞。历阳县,秦置。

  • 《独坐敬亭山》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一作:唯有)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

  • 《夏日山中》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译文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披散头发悠然自得的呆在苍翠树林中。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注释裸袒(tǎn):指诗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脱巾:摘下帽子。露顶:露出头顶。松风:松树间吹过的

  •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鼯啼桂方秋,风灭籁归寂。缅思洪崖术,欲往沧海隔。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

  • 《山中与幽人对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译文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我已喝得昏昏欲睡您可自行离开,明天早晨定要抱着琴再来。注释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指隐逸的高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对酌:相对饮酒。“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

  • 《春日醉起言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译文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春风

  • 《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译文连绵陡峭的苍翠山峰高耸入云端,远离尘嚣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拨开云雾去找寻隐秘树林的山间古道,依靠着石头听潺潺的流水声。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停着白鹤正在休息入眠。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

  • 《庐山东林寺夜怀》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庐山东林寺夜怀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