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39 更新时间:2024/1/21 20:30:5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写景,抒怀,人生,哲理,言志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浣溪沙

更多文章

  • 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初中古诗,乡村,生活,劳动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发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译文及注释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初中古诗,婉约,夏天,农村,写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丰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译文及注释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

  • 舟过安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赞美,儿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译文及注释译文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注释安仁:县名,1914年

  •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写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及注释译文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注释书:书写,题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所属类型:西湖,写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写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

  •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西湖,写景,早教,优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代:陆游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忧国忧民,同情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及注释译文**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注释三**: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

  • 稚子弄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冬天,儿童,生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一作: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一作:玻瓈)译文及注释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注

  •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农村,写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及注释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

  • 泊船瓜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写景,抒怀,思乡,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及注释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