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31 更新时间:2024/1/22 19:50:44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初中古诗,乡村,生活,劳动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发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及注释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发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卧:趴。

赏析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

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

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发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发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这实际上是从《庄子·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庄子》写得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别是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清平乐

更多文章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初中古诗,婉约,夏天,农村,写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丰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译文及注释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

  • 舟过安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赞美,儿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译文及注释译文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注释安仁:县名,1914年

  •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写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及注释译文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注释书:书写,题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所属类型:西湖,写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写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

  •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西湖,写景,早教,优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代:陆游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忧国忧民,同情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及注释译文**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注释三**: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

  • 稚子弄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冬天,儿童,生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一作: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一作:玻瓈)译文及注释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注

  •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农村,写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及注释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

  • 泊船瓜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写景,抒怀,思乡,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及注释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

  • 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春天,游园,早教,小学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译文及注释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