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初食笋呈座中》原文、译文及注释

《初食笋呈座中》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1/17 10:30:30

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幼嫩的箨,香美的苞——新笋刚出竹林。拿到於陵市中议价——贵重胜似黄金。

京城附近竹林多得无数,怎忍剪断凌云的新笋一片心。

注释

嫩箨(tuò):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香苞:藏于苞中之嫩笋。

於陵:汉县名,唐时为长山县,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元和郡县志》卷十一《淄州》载:“淄州长山县,本汉於陵地”。於:一作“五”。

皇都:指京城长安。陆海:大片竹林。《汉书·地理志》:“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陆海”代指人有才。这句里的“陆海”本义当为竹林,暗喻人才众多。

凌云一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凌云:直上云霄,也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此双关语,以嫩笋喻少年。寸:一作“片”。

赏析

“嫩箨香苞初出林”,诗人起笔便细细描绘了初生之笋的形态。这样壳嫩笋香的初生之笋,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只待春雨浇灌,即能昂扬九霄。“於陵论价贵如金”,很多人认为这句诗是诗人向座主的器重表示感谢。嫩笋要论价,是因为初生之笋鲜嫩可口,所以食者众多,求者亦夥,因而在於陵这里的价格和黄金一样贵重。“於陵”当属泛指,代称各地。诗人在这一句里已经点出一丝悲的意味。嫩笋正出林呢,怎么就要论价了,而且价值甚昂?但语气终还是压抑的,平缓的,冷静的,客观的。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诗的三、四两句接着将这种悲哀之情渲染开去,推至顶峰才喷发而出。“凌云一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这里是一个双关语,喻人年少而有壮志。这两句回答了对嫩笋“於陵论价”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竹林茂盛,所以可以食笋,忍心“剪”去它凌云之心。卒章而诗人的一片哀怜之情也显露出来。诗人痛惜嫩笋被食,喻人壮志未酬,这是一种悲哀;而联系到诗人于大和六年(832年)赴京应举不第,那么就还有另外一层意味了,就是或许是因为皇都长安里“人才”太多,所以他才下第的。可是“剪”去的是一寸凌云之心。一个“忍”字用得十分出色。忍者,忍心,实际上联系到“凌云一寸心”看,作者表达的却是“何忍”之意。意谓不要夭折嫩笋的凌云之志啊。悲己之不遇,痛上主之不识己,一片哀怨之情弥漫其间。全诗以嫩笋比喻自己,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诗人同样如此,年少而胸怀大志。可悲哀的现实却是嫩笋被食,凌云之志也夭折在初出林的时候。而诗人也一样壮志未酬,空有“嫩箨香苞”美质,却没有了昂扬九霄的机会。既哀且怨之情充溢全诗。

全诗艺术风格哀怨缠绵,而深情难已,已经初步显示出李商隐诗歌“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的艺术特色。这样哀怨的诗歌若出自一个中年或暮年人之手,当属平常,可是创作它的却是二十岁左右的李商隐。这正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黄金时段,可诗人看见鲜嫩的笋时不由而生“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悲慨,诗也写得哀怨缠绵。这就是很让人诧异的事。事实上,“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悲慨里包蕴着诗人半生的际遇和一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首先,家世孤苦,“沦贱艰多”(《安平公诗》),其高祖以来家境已衰落,祖辈几代历官均不过县令。父祖辈又一再年寿不永,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在《祭裴氏姊文》就写道:“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这是他清贫生活的生动写照。此外,他生活的晚唐时代动荡,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斗争,农民起义不断,而社会又讲究勋阀门第观念,而诗人自己“内无强劲,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也使他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使得诗人自小便表现出一种悲观的情绪。十六岁时写的《无题·八岁偷照镜》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该诗似写一伤怀的女子,而句句实写自己。“八岁偷照镜”,著一“偷”字,写出了其早熟,“长眉已能画”,写其早识。“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上崔华州书》),“十六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也是如此;接着十岁能做裙,十二岁弹筝,表明这个女子的慧心兰质,可接着却是十四未嫁,“十五泣春风”了,转向一层悲哀的境地。美质未遇良主,唯有相泣春风了。这种忧愁,蒙先生称之为“先期愁人”、“先期悲叹”的“夭折意识”,可谓切中肯綮。李商隐这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伴随了他一生的诗歌创作。譬如:“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看见早梅,也生悲慨:“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而当林花开放,正当其盛时,却又发出“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即日》)的感叹;看见“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的垂柳他又会觉察到“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赠柳》)的幻灭感。就算是茂盛青翠的高树,他也会感到“一树碧无情”(《蝉》)。总的说来,李商隐一生困顿,郁郁不得志,加之他的多愁善感,在诗歌创作上,总是要表现出那么一丝忧虑,或出之以典故,或结之以意象,来取得“深情绵邈”的审美感受。而把握他这种“先期零落”的忧愁意识,也是欣赏李商隐这首《初食笋呈座中》乃至他全部诗歌的钥匙。

创作背景

《初食笋呈座中》是李商隐的早期作品,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李商隐大和七年(833年)到京师应试落第,遂东游郑州、华州一带。华州刺史崔戎送他到南山读书。次年三月,崔戎调任兖海(今山东兖州西)观察使,作者随至兖州幕中,掌管章奏之事。此诗当是此时之作。

标签: 初食笋呈座中

更多文章

  • 《乐游原》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乐游原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译文万树上都有蝉在鸣叫,惊吓了河对面的虹彩,在乐游原里有阵阵的西风。羲和驾着太阳车,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停下来休息,不肯让这夕阳结束,不肯让太阳掉头向东。注释乐游原:亦作“乐游苑”,古苑名。隔岸:河的对岸。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太阳车的神。虞

  • 《板桥晓别》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译文回头望高高城楼,银河已经渐渐暗淡向西下落,长亭的窗下,渠水荡漾着层层轻波。远别的游子像那水仙就要乘赤鲤飞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来流下的红泪谁知几多?注释板桥:指开封城西的板桥。晓河:指银河。微波:指银河之波,也指长亭下水渠之波。鲤鱼

  •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译文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将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莲花既不雕镌应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莲。在清霜寒露降满苔藓的夜里,经常梦到他这位老朋友。龙宫与雁

  • 《安定城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垂泪一作:垂涕)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译文高大绵延的城墙上城楼高百尺,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我始终向往将来成就一番回转天地的事业后,带着

  • 《隋宫守岁》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宫守岁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 《天涯》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译文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注释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天涯: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

  •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马卿聊应召,谢傅已登山。歌发百花外,乐调深竹间。鹢舟萦远岸,鱼钥启重关。莺蝶如相引,烟萝不暇攀。佳人启玉齿,上客颔朱颜。肯念沉痾士,俱期倒载还。

  • 《寒食行次冷泉驿》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寒食行次冷泉驿

    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

  • 《寄华岳孙逸人》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寄华岳孙逸人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攀崖仍蹑壁,啖叶复眠阴。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 《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

    绛台驿吏老风尘,耽酒成仙几十春。过客不劳询甲子,惟书亥字与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