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画竹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画竹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3/12/14 10:59:09

画竹歌

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竹子,赞美,咏颂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译文及注释

竹子挺拔秀立,生命力强,加之有志向高洁,卓然不群的象征之意,历来是文人墨客丹青画手乐以歌咏描绘的对象。白居易这首《画竹歌》,通过对好友萧悦所画竹枝的再现与评价,赞扬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思想。

协律郎:官名,正八品上,属太常寺,掌管音律。萧悦: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人,善画竹。在杭州住过一段时期,与白居易过从甚密。

诗的开头四句落笔平直,首先告诉读者,竹子是最难以描绘的一种植物,古往今来,多少丹青妙手为此耗尽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却鲜有画得和真竹相似者。而协律郎萧悦却独能下笔逼真,可谓绘竹第一人。以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下文探求萧悦独得画竹之秘原因的好奇心。

接着,诗人从三个方面表现萧画的非凡不俗之处:一是将萧画与他人所画作对比,从而表现萧氏所画生机勃勃,枝活叶动,秀拔耸立;而他人所画竹身粗壮,臃肿不堪,枝叶萎靡,毫无生气。这是从侧面,以他人之画的拙劣来衬托萧画的不凡。其二是正面描写萧画竹子的环境、神态。野塘水边,埼曲岸侧,森森然有竹两丛,挺拔秀立。所谓“野塘水边埼岸侧”,是极力表现画面的野趣、奇趣。因为野塘曲岸,更容易形成一种远离人间烟火、超越世俗的气氛,与人格化的竹枝更相吻合。下文“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是从画面的细处描写,是画中竹枝的特写镜头。婵娟是形容竹子神态的秀美,左思《吴都赋》:“其竹则檀栾婵娟,玉润碧鲜。”不失筠粉态,是指其逼肖真竹,表明图画连青嫩带粉的鲜态及在风惊烟锁的特殊环境中,摇曳多姿、萧洒脱俗的婀娜神态都毕现无遗。由于画得如此逼真,竟使诗人怀疑这不是画,而是真实的生长于泥土之中的竹子了,他回忆起在天竺寺前、湘妃庙里曾经见到过这样的竹子。这是第三层描写。“低耳静听疑有声”堪称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因为只有现实中的竹子才会在风吹之下发出婆娑之声。萧氏所画竟能使人产生这样的错觉,看来“丹青以来唯一人”之誉诚非虚言。

诗的最后一部分是感叹如此绝妙的绘画,竟然少有人赏识,诗人与画家只有相顾失笑,嘘唏感慨一番。然而岁月难驻,时光易逝,身怀绝技的画家已是手颤眼花,满头华发的老人了。这幅画便是他的绝笔之作。自此以后,再想求得他的画已是难乎其难了。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画家的珍惜之情,无形中也抬高了这幅画竹的价值。

诗的开头曾评价萧氏画竹能够“下笔独逼真”,诗中通过萧画与别人所画的对比,萧画本身的神态和真实的竹子三个方面对“逼真”二字作了具体描述,可谓层层递进,结构严谨。关于“逼真”的好处,朱自清先生认为,“这个‘真’固然指食物,可是一方面也是《老子》、《庄子》里说的那个‘真’,就是自然,另一方面又包含谢赫的六法的第一项‘气韵生动’的意思,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论逼真与如画》)宋人苏轼也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也就是说,只追求形似并不足奇,写活,传神,有幽姿远韵,才是逼真的要求。白居易这首诗在描述萧悦的创作过程时曾说:“不根而生从意生”,也就是说萧氏事先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将个人意趣与大自然融而为一,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也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

赏析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画竹歌

更多文章

  • 题李次云窗竹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题李次云窗竹

    题李次云窗竹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竹子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译文及注释译文它不需要被做成用来吹奏的笙箫,也不需要截断做成钓鱼竿。只待冬天千花百草凋零后,在纷飞的大雪中去看那点点葱翠。注释凤管:笙箫。赏析《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咏竹诗。竹与松、梅并称为“岁

  • 晚桃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晚桃花

    晚桃花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桃花,怜惜,抒情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株盛开的桃树,花枝斜垂在水面上,因为被茂盛的松竹遮蔽,开放得晚一些。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下

  • 李都尉古剑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都尉古剑

    李都尉古剑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写剑,讽喻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译文及注释译文这是一柄冷冰冰、暗幽幽

  • 养竹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养竹记

    养竹记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抒情,感慨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

  • 竹枝词四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竹枝词四首

    竹枝词四首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歌曲,写景,抒怀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竹枝苦怨怨何枝?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江畔谁枝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

  • 庾楼晓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庾楼晓望

    庾楼晓望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登高,写景,思乡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译文及注释**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赏析在古代诗歌中有很

  • 首夏南池独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首夏南池独酌

    首夏南池独酌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夏天,写景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绿蘋散还合,赪鲤跳复沉。新叶有佳池,残莺犹好音。依然谢家物,池酌对风琴。惭无康乐作,秉笔思沉吟。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译文及注释译文暮春时分,各池花卉都已经凋谢了,但初夏将来,芳草十分繁茂。和暖的风从南方吹

  • 六月三日夜闻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六月三日夜闻蝉

    六月三日夜闻蝉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思乡,写景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译文及注释译文荷花散发阵阵清香,早晨的露珠将要坠入水中,柳叶随着风生动飘荡。初三夜晚新月高悬,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突然听到这个声音

  • 题元八溪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题元八溪居

    题元八溪居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写景,生活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译文及注释译文溪水潺潺,雾气茫茫,两岸树木密密层层。途中的风景依次迎面而来。秋叶间依然有红红的杜鹃绽放,初秋的花朵只看到洁白的芙蓉

  • 建昌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建昌江

    建昌江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思乡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译文及注释译文建昌江水流过县门前,立马江边,派人去喊渡船。忽然感觉犹如往年回家,在蔡渡等船,风吹野草,雨打沙滩,我立马在渭河岸边。注释建昌江:即修水。源出江西修水县西,东流入鄱阳湖。县:即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