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赐萧瑀》原文、译文及注释

《赐萧瑀》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4/1/8 5:31:19

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创作背景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公元653年),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标签: 赐萧瑀

更多文章

  • 《赐房玄龄》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赐房玄龄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译文像蓬莱仙境一样的太液池相距很远,在西苑的房玄龄忙于援引上才。雄鸡初唱,关门就早已为他们打开;而贤明的宰相,正在“西园”忙于援引他们呢!注释房玄龄:房玄龄(579—648),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与魏征、杜如晦等同为唐太宗重要助手。任宰相十五年,求

  • 《赋得早雁出云鸣》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赋得早雁出云鸣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 《赋得临池柳》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赋得临池柳

    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

  • 《赋得临池竹》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赋得临池竹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 《赋得弱柳鸣秋蝉》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赋得弱柳鸣秋蝉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 《饯中书侍郎来济》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饯中书侍郎来济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 《咏弓》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咏弓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 《咏烛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咏烛二首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 《赋得残菊》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赋得残菊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