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赠田叟原文、翻译和赏析

赠田叟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16 更新时间:2024/1/13 3:15:59

赠田叟

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写景,自然,讽刺

荷筱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烧畬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

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抚躬道地诚感激,在野无贤心自惊。

及注释

译文

挑着竹器的老翁看起来有情致,我们彼此遇见之后就一起绕着村子走。

烧荒的火光将天边映成白天的颜色,远处被照着的山显得更好看了,傍晚砍伐树木的声音在幽深的山谷里回荡。

鸥鸟与白沙云天相伴,人们也完全忘掉心计,与他相亲,鸟儿和谐融洽的在空中飞翔,可亲戚朋友却彼此一不了解。

自我反省后觉得实在是感激这眼前的一切,谁说乡间没有有明智的人,朝野里的人却不知道,真是让我吃惊。

注释

荷(hè):挑,担。

蓧(tiáo):古代耘田用的竹器。

烧畲(shē):烧荒耕种。将砍伐的荆棘等烧成灰作肥料叫烧畲。

暝:天黑,傍晚。

鸥鸟忘机:用《列子》中鸥鹭忘机事。有人住在海边,与鸥鹭相亲,其父欲使他把鸥鹭捉回,鸥鸟见到他就不敢飞近了。本来喻指人无机心,动物也就与他相亲。这里指隐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此处诗人把田叟比视作隐士)。[2] 

浃洽:融洽,和洽。

交亲:互相亲近。句中指亲友。

得路:指得志升官。

昧平生:素不相识。

诚:实在,诚实。这句是说:田叟为人诚直,使人印象深刻。

赏析

在李商隐诗中,具体表现为对自然景物的静照观赏、对山村野趣的忘我流连。诗歌首联写与田叟相逢之情景。颔联写所见所闻,皆为田园生活之景。颈联把田叟不以世事为怀与官场得志升官者进行对比,一歌颂一讽刺,表明了作者的爱憎。尾联用野无遗贤典故,既赞美了田叟,也讽刺了当权者。

全诗语言精工,用典精当。田园生活与尔我诈、勾心斗角的世俗人际关系相比,纯朴厚直、了无机心的田叟也能使诗人感受到返朴归真的禅意,自然清景,对于红尘喧嚣的世人,具有净化心灵、抚平躁动的效用。受无常左右的凡夫俗子,蝉蜕红尘,就可以在大自然中获得审美观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官场污浊的憎恶。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赠田叟

更多文章

  • 板桥晓别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板桥晓别

    板桥晓别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写景,离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译文及注释译文回头望高高城楼,银河已经渐渐暗淡向西下落,长亭的窗下,渠水荡漾着层层轻波。远别的游子像那水仙就要乘赤鲤飞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来流下的红泪谁知几多?注释板桥:指开封城西的板桥。晓河:

  • 诗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 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诗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

    诗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其三宋代:朱熹所属类型:遗君踪迹莽荆榛,曾把诗书为作新。今日总输吴季子,枕流漱石自由身。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

  •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一 野塘小隐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一野塘小隐宋代:朱熹所属类型:传得希夷九卦图,归来不复梦荣途。野塘竟日无人到,读尽床头种树书。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

  • 见梅用攀字韵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见梅用攀字韵

    见梅用攀字韵宋代:朱熹所属类型:年来羞把玉梅攀,万树争春我独顽。只有颠狂无告诉,诗肠欲断酒肠宽。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

  • 至凤凰山再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至凤凰山再作

    至凤凰山再作宋代:朱熹所属类型:门前寒水青铜阙,林外晴峰紫帽孤。记得南垞通柳浪,依稀全是辋川图。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

  •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其三宋代:朱熹所属类型:莫惜临行酒一杯,看君上马古城隈。相望两地无多远,频寄音书与雁来。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

  • 次韵别范伯崇二首 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次韵别范伯崇二首

    次韵别范伯崇二首其二宋代:朱熹所属类型:累月追随今别离,人生离合岂无时。愿言更励坚高志,力索穷探慰所思。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

  • 次观瀑布韵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次观瀑布韵

    次观瀑布韵宋代:朱熹所属类型:快泻苍崖一道泉,白龙飞下郁蓝天。空山有此真奇观,倚杖来看思凛然。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

  •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其二宋代:朱熹所属类型:笑指斜阳天外山,无端长作翠眉攒。岂知男子桑蓬志,**东西不作难。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

  • 次韵择之馀干道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次韵择之馀干道中

    次韵择之馀干道中宋代:朱熹所属类型:寒尽春生草又青,化工消息几曾停。因君一咏陵陂麦,恍忆侬家老圃亭。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