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望海楼晚景五绝原文、翻译和赏析

望海楼晚景五绝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25 更新时间:2023/12/6 16:59:34

望海楼晚景五绝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咏物,写景,抒情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

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

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青山断开的地方有层层的塔,隔条江水想要回应对岸人家的呼唤。

傍晚,江上的秋风吹得很急切,为的是把钟鼓的声音传到西兴。

夜晚,谁家在望海楼下点燃炉香,玉笙哀怨的的乐曲在刚刚有凉意的时候响起。

有位客人面对秋风在扇子上题诗,祭拜明月让人无法看见你的晚妆。

沙河上的船灯将山照红,歌声鼓声在笑语中喧响。

问一问少年的心思在哪里,只见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头发散乱。

注释

**望海楼:又名望潮楼,在杭州凤凰山上,是杭州的名迹。

**指顾:即指点顾盼之间,形容其快。犹如说须臾、一会儿。这两句写海潮来势凶猛。

**二十:一本作“十二”。

**时:时时。掣(chè):拉,拽。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

**西兴:即西陵,在杭州对岸萧山区境内,相传为越国范蠡屯兵之处。

赏析

这组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五首各具情韵。其中第二首(“横风吹雨入楼斜”)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的语文试题中。

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望海楼晚景五绝

更多文章

  • 与**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与**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

    与**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所属类型:纪游,写景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占,朱柑绿橘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译文及注释译文道路转过半山腰脚步还没移,已看见水清澈石枯瘦一片奇丽。白云兀自笼盖了东山西岭,上下各一轮明月分不

  •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惆怅,感慨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日夜兼行向着那遥远的江海,枫叶芦花点缀得秋天情趣深长。淮水缥渺不明,天际忽远忽近,岸边的青

  • **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雨后,写景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译文及注释译文四望亭已经荒废很久了,亭下有养鱼的池塘。暮色笼罩了群山,春风吹过,夹杂着阵阵草香。人渐渐散去,白天热闹的市

  • 泗州僧伽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泗州僧伽塔

    泗州僧伽塔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

  •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采桑子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饮酒,抒情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译文及注释译文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

  • 昭君怨·送别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昭君怨

    昭君怨·送别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典故,离别,写景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不知是哪位吹笛者,将人从好梦中惊醒。推开窗户,只见江天茫茫,天上挂着一弯孤单的明月。明日分别时,送别的人

  •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怀人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译文及注释译文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

  • 哨遍·春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哨遍

    哨遍·春词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出,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

  •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归朝欢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怀,胸襟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

  • 山坡陀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山坡陀行

    山坡陀行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壮志难酬,无奈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