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临江仙·风水洞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临江仙·风水洞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59 更新时间:2023/12/7 6:13:43

临江仙·风水洞作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山水,田园,抒情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地、水、风、火从来都是所在充满的,这里风水绝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这是故意让我写诗赞美的吧。各种幽雅的花香气四溢,飘到了整个山涧、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随风起舞,水面上漾起细小而成圈的波纹。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给卢仝泡茶喝,他一定会觉得两腋****生风,有飘飘欲仙之感,这样,恐怕他连天仙都不会恋慕了。还烦请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将要落山的太阳,草丛中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咏水仙,故名。又名《雁儿归》、《瑞鹤仙令》等。双调小令,平韵格。

风水洞:《诗集》**诰注引《杭州图经》:“洞去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岩院。洞极大,流水不竭,洞顶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曰风水洞。”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此四者广大,能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沦漪(户衣):《诗经·魏风·伐檀》:“坎坎**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漪。”沦,细小而成圈的水纹。漪,语气词。

玉川:唐诗人卢仝(tóng),号玉川子。两腋:.两边胳肢窝。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

凭:烦请。

赏析

上片着重写风水洞中清美的境界。开头两句紧扣题目中“风水”二字落笔,以议论领起全词:“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这是用佛家的眼光观照自然,是对“风水洞”之所以得名的一种诠释。毫无疑问,这是词人接受了佛家宇宙观的一种体现。词人仿佛接触到了“源头活水”由此获得了创作的灵感:“故应为我发新诗。”而后着力写词人在风水洞发现的别具美感的景物:“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这两句扣住了风水洞“流水不竭”、“清风微出”的特点,结合着词人的视觉感受和嗅觉感受,写出了一个藏娇蕴秀、清美绝人的境界,多少也带有“妄意觅桃源”(《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诗)的思想倾向。

下片自抒所感,并写出出洞后所见。“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这两句是想象,是夸张,实际上表达了对风水洞中“水”的极度赞赏,又很有幽默感。以下转到写出洞归来。“还凭流水送人归”一句,承上转下,点出一个“归”字,而且运用拟人手法,把“流水”以至风水洞都写得富有人情味,词人此行的满足和快乐也就见于言外了。篇末两句承上“归”字,写归途中的景物“层巅余落日,草露已衣。”词人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己到了傍晚时分,词人白天在风水洞逗留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而知了。倘若仔细品味,夕露“沾衣”的话兴许还另有一层深意在。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五首》之三中描写了自得其乐的劳动生活,后半首写道:“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该词在模山范水与纪游之外,还隐隐流露出超脱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人生自由境界的追求。

全词由游览而至生出归田园的意向,结尾处意蕴深厚,既是情绪流程的归宿,也是词人的终生追求。写景、抒情、议论都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方法,该词将写景、抒情、议论结合了起来,也可以说是词的诗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临江仙

更多文章

  •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满江红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山水,咏史怀古,思乡,友情1江山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1江河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

  •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临江仙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冬天,写景,送别,抒情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译文及注释译文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

  •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诉衷情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宋代:苏轼所属类型:秋天,写景,赞美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何在,心已誓江西。花尽后,**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译文及注释译文钱塘江风景从古至今都可称为奇丽,按照惯例,太守都能用诗词表情达意。我这个背负弓**的先驱在哪里?我的心已飞到钱塘江以西。

  • 谒金门·秋兴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谒金门

    谒金门·秋兴宋代:苏轼所属类型:秋天,写景,抒怀,感慨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秋池阁旁,风伴随着晨光吹开了庭院的窗帘。霜打过的树叶没有凋枯,风吹也不落下,却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嘲笑虚名和薄情,这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题咏,秋天,水乡,写景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译文及注释译文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一叶扁舟飞

  • 江上看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江上看山

    江上看山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喜悦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牙,上有行人高缥渺。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

  •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宋代:苏轼所属类型:秋天,写景,抒情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译文及注释译文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

  •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江城子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怀,豪放,志向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梦中了了醉中醒。只

  • 桃源忆故人·暮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暮春宋代:苏轼所属类型:春天,写景,游玩,抒情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译文及注释译文如同华胥一样理想的安乐和平之梦做完了,人在何地?只听得**啼于红树。蔷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进入了闲空的庭院。温

  • 浣溪沙·春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春情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婉约,写人,少女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事莺。困人天气近清明。译文及注释译文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秋千上她象燕子身体轻盈,红窗内她睡得甜不事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