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日暮
日暮
《日暮山河清》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8:42:46阅读:850
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逸兴终难系,抽毫仰此情。
《冬日暮国清寺留题》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20:00:36阅读:1716
天台山下寺,冬暮景如屏。树密风长在,年深像有灵。高钟疑到月,远烧欲连星。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宁。
《冬日暮旅泊庐陵》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5 22:40:44阅读:706
螺亭倚棹哭飘蓬,白浪欺船自向东。楚国蕙兰增怅望,番禺筐篚旅虚空。江城雪落千家梦,汀渚冰生一夕风。弃置侯鲭任羁束,不劳龟瓦问穷通。
《日暮江上》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6 15:37:22阅读:1879
孤帆收广岸,落照在遥峰。南北渡人少,高低归鸟重。潮回沙出树,雨过浦沉钟。渔父虽相问,那能话所从。
《日暮天无云》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6 20:35:56阅读:3297
杳杳复苍然,无云日暮天。象分青气外,景尽赤霄前。渐吐星河色,遥生水木烟。从容难附丽,顾步欲澄鲜。但见收三素,何能测上玄。应非暂呈瑞,不许出山川。
《日暮碧云合》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6 2:21:04阅读:773
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重重不辨盖,沈沈乍如积。林色黯疑暝,隙光俄已夕。出岫且从龙,萦空宁触石。馀辉澹瑶草,浮影凝绮席。时景讵能留,几思轻尺璧。
《日暮》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20 11:09:48阅读:1044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9 18:24:45阅读:242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归路烟中远,回舟月上行。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日暮望泾水》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4 17:32:47阅读:1559
导源径陇阪,属汭贯嬴都。下濑波常急,回圻溜亦纡。毒流秦卒毙,泥粪汉田腴。独有迷津客,怀归轸暮途。
十二月十日暮小雪即止二首 其二
诗词大全时间:2024/1/21 19:26:14阅读:2196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夜来一雪苦匆匆,千里浓云忽扫空。换得月明良不恶,未须过计虑蝗虫。雪下了一夜,来去太匆匆。“千里浓云”一扫而空,还天地以清净。这所有的美好,都是雪霁带来的,想必也会冻死一些害虫。
十二月十日暮小雪即止二首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9 23:05:01阅读:1256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夜来一雪苦匆匆,千里浓云忽扫空。换得月明良不恶,未须过计虑蝗虫。夜来急雪打船窗,今夜推窗月满江。堪恨无情一枝橹,水禽惊起不成双。雪下了一夜,来去太匆匆。“千里浓云”一扫而空,还天地以清净。这所有的美好,都是雪霁带来的,想必也会冻死一些害虫。昨夜来了一场急雪还打在船窗上,今夜推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5 12:30:06阅读:2000
李浑照诗歌做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创做后台是甚么?一同赏析一下李浑照的那尾诗歌做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本文及翻译等外容吧!李浑照诗歌做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本文赏析:常记溪亭日暮,沉浸没有知回路。兴尽早回船,误进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做品翻译:应是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4 16:59:09阅读:32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朝女词人李浑照的词做。那是一尾忆昔词,寥寥数语,仿佛是随便而出,却又字斟句酌,句句露有深意。开首两句,写沉浸愉快之情。接着写“兴尽”回家,又“误进”荷塘深处,别有乾坤,更使人留连。最初一句,杂净无邪,行尽而意没有尽。齐词没有事砥砺,富裕一种做作之好,它以女词人独有的圆式抒
日暮途远的主人公是谁?日暮途远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6 14:21:00阅读:4992
成语日暮途远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日暮途远的意思是指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那么,成语日暮途远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日暮途远出自何处?日暮途远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日暮途远的主人公是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说安
杜甫当时正在夔州瀼西东屯流寓,遂作《日暮》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8 0:10:41阅读:1895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