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杨大眼
杨大眼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7:57:33阅读:4009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楷书刻石。全称为《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无刻石年月。但此造像既称为孝文皇帝元宠所凿,考文帝崩于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像当在其后。有云当在景明元年(500)至正始三年(506)间。楷书,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为龙门造像记名品之一。洛
北魏名将杨大眼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大眼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6 18:39:21阅读:1288
杨大眼原名不详,生于甘肃武都,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期的名将,官至直阁将军、辅国将军、游击将军等,封爵安戎县开国子。那么,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杨大眼的?杨大眼是个什么样的人杨大眼擅长骑马,穿着戎装,雄伟挺拔,穿上盔甲,腾挪跳跃,灵活自如,被世人称道。巡抚士兵,称呼如子,看到士兵伤病,时常为之落泪伤心。
北魏名将杨大眼生平简介 杨大眼的妻子儿女
历史人物时间:2024/1/5 0:12:15阅读:2314
杨大眼,氐族人,北魏时期的名将,为人骁勇,年少时就有胆识力气,跳跃行走如飞,人称“一时之骁猛”。杨大眼生卒年不详,死在州官任上。杨大眼简介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氐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骁勇,尤以行走迅捷著称。身先士卒,冲突坚阵,雄猛异常。景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韦睿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8:35:09阅读:456
统率:★★★★★武力:★★为官:★★★☆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杜陵南五里)人。是西汉丞相韦贤的后人,世代为三辅地区的著名族姓。祖父韦玄,为躲避作官隐居在长安南山。刘宋武帝刘裕入关后,征召他为太尉掾,韦玄不去就任。伯父韦祖征,在刘宋末年任光禄勋。父亲韦祖归,任宁远长史。韦睿以侍奉继母而
北魏名将杨大眼 原来是中国“第一飞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20:11:19阅读:4268
北魏名将杨大眼 原来是中国“第一飞人”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省陇南市)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擅长奔跑,勇猛善战,因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军功显赫,被封为直阁将军
南征选将一个士兵撒腿就跑 立马升官竟成名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19:47:50阅读:2983
南北朝时期群雄并起,攻伐不断,各民族都涌现出很多出色的将领。其中在北魏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军,非常奇特,叫做杨大眼,他从青年时期就跟从孝文帝征战,军功显赫,被封为直阁将军,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等,后来一直做到荆州刺史。但就是这样一位勇将,他的真实姓名却没有流传下来,连史书上都只称他为杨大眼,之所以
南北朝战神杨大眼勇猛无敌,死后却被儿子们挟尸叛投南梁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 3:12:02阅读:25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大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小杨有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轻功,“跳走如飞。”少年时就以胆气过人远近闻名,立志将来为国驰骋疆场。可是,小杨凭借祖上的余荫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只能天天泡壶茶和机关的老油条们侃大山混日子,偶尔露两手绝活过过瘾,日子过得相当郁闷。机会属于有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9 18:57:40阅读:1065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9 7:24:31阅读:4228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
杨大眼简介 北朝北魏名将征南大将军杨大眼生平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31 8:18:07阅读:2490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生卒不详。其祖父杨难当,为氐豪,先称蕃于南朝宋,封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因与宋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不和,遂投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南秦王。杨大眼出生在一个豪强家族。但是,因为庶出,杨大眼在这样的家庭里却并没有尊贵地位。北魏太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