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太子妃完整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太子妃完整版
假如玄武门之变失败,李世民直接起兵夺位会怎样?无异于以卵击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20:33:42阅读:3570
背水一战,要不反击,要不灭亡。玄武门之变前,秦王李世民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古往今来,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都持理解态度,他们认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成功者自然得到较多的赞赏,而失败者更多的则是抹黑,比如在《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中有大臣这样描述李建成,“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
追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十位将领,下场各不相同,谁最惨?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57:16阅读:3083
按照李世民阵营的说法,他们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完全是因为事先得到确切消息,说是李建成、李元吉准备谋害李世民,后者属于被动发难。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说法不一,按照《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的记载,李世民是带着十名心腹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这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
一共有九个大臣,参加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他们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23:00:06阅读:1198
李世民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别人称赞于他的政治功绩,感叹于他所创造出来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也知道他知人善用。但是无论他再如何受人推崇,从政生涯中始终有个污点,那便是当年玄武门之变。因为众所周知,当时的李世民并不是太子,并无可能继承大统,他用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手法杀掉自己的血肉至亲
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为何处死兄弟及子侄,唯独留下侄女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3:40:43阅读:1163
可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目的在于清除障碍,抢权夺位,并不是杀人,当然杀人是达成目标最直接、有效,且唯一的途径,斩草除根也是每一位帝王维护皇位的需要。毕竟储君之位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除去了两个最有力的皇位竞争对手,可到底李世民的皇位也是手足相残,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跪而吮上乳”为何意?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0 22:14:58阅读:2571
玄武门之变,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场宫廷之变。而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正是靠此次兵变才得以走上了权力巅峰。尽管李世民一方面通过篡改实录以为自己缘饰,弱化其父李渊的开国地位,更将李建成、李元吉塑造得猥琐不堪(仿佛自己才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德政、勤政措施,而尽力地成为一代明君、圣君
李世民带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依次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7:53:44阅读:1356
李世民在虽然是个好皇帝,但是玄武门之变中杀兄也是事实。虽然对于杀兄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是为了自保,但是究竟真相如何,已经成了过去式。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事业的转折点,是大事,所以对于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众位大臣,李世民当然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首先第一位就是长孙无忌了,李世民是长孙无忌的妹夫,他当然是最大的支
玄武门之变,一代明君李世民杀了他的弟弟,为何还要强占弟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23:12:56阅读:2617
我们大家都知道玄武门外的宫变,李世民不顾兄弟手足之情把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残忍地划分了阵营,成为敌对势力,也就只剩下你死我活,可宫变并没有随着事件的发酵而终结。李世民的手还伸向了内眷,早在元吉与杨氏成婚时,李世民就对这个美若天仙的弟媳有了爱慕之情,想要把这肤白色嫩的美人纳入自己的府院之中。而玄武门
李世民的这个职位,是玄武门之变的起因,必争皇帝之位的原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7:36:27阅读:4133
这个职位负责主管天下的军事作战,地位高于所有的朝廷亲王。终唐一朝,天策上将只有李世民一人,后世也只是五代十国时期有六人得此殊荣。天策上将在品级上低于三师,但李渊的三师位置空缺,因此天策上将是百官之首,全面负责对外战事。天策上将有权利“自置官属”,自行招募人员进府担任官职,李渊只是象征性地过目一下名单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否是迫不得已?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0:22:47阅读:2107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在这场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长兄和他的三弟,并且成为了唐王朝的太子,未来的皇帝。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秦王李世民被逼无奈,不得不自卫反抗。但是这真的吗?秦王李世民是真的被逼无奈的吗?时间回到
玄武门之变后的唐高祖:被迫配合李世民演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0:48:44阅读:3277
尉迟恭上前说明情况,李渊问裴寂等人的意见,裴寂说李建成李元吉这两个人本来就没有功劳,现在死了也是应该的,而秦王李世民功高望重,应该让他做太子,李渊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死去,尉迟恭又甲胄在身,知道大势已去,只能表态说:“善,此吾之夙心也。”,大意就是,好啊,让秦王李世民做太子本来就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