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悲秋
悲秋
古人作诗为何喜欢伤春悲秋?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表达(宋词伤春悲秋)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8 7:33:54阅读:4763
为春而悲,为秋而悲,就是多愁善感,会因季节和景物的变化而产生伤感的情绪。这首《习语》出自诗人钱对诗歌的注释。其实古代很多诗人都有"悲春悲秋"的情节,也许钱也是受其影响的诗人之一。人类毕竟是感情丰富的生物,也容易触景生情。有的对象是自然,有的对象是亲情和爱情。能引起他人共鸣的情绪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悲秋》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6 10:35:56阅读:1574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5 19:57:51阅读:807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译文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
大汉天子刘细君远嫁乌苏 刘细君悲秋歌诗意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2:14:33阅读:554
大汉天子刘细君《大汉天子》是由历史改编的一部古装电视剧,由范明秀指导黄晓明等人主演。该剧讲述了汉武帝刘彻永远也不满足,并联合西域国家平定了匈奴,使大汉王朝进入了最鼎盛的辉煌时期。而乌苏公主刘细君在其中却只是个配角,但她却是大汉王朝第一个远嫁的公主,也是为了大汉王朝联合乌苏国而牺牲的女子。《大汉天子》
宋玉悲秋出自九辩 宋玉风赋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17:20:12阅读:883
宋玉悲秋悲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一种独特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怀几乎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墨客,而且中国古代那些个出名的诗人大多都是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齐家治国的梦想,只能借助景物聊以自慰,尤其是到了秋天,冬日将近,风景萧条,更是让诗人感叹不已,刘禹锡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就很好的表现了
盛夏时节,暑热难耐,读了周邦彦的这首词,相信你一定会清凉些许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1:08:01阅读:1265
此时已经进入夏至,白昼最长,夜晚最短。虽非最热时节,却也异常闷热,颇有一种“苦夏”之感。《古今韵会》一书中记载:夏至,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自古文人大多容易伤春悲秋,而忽略了夏天和冬天的存在。很明显,夏天的诗词没有春秋季节多,却也不乏经典之作。北宋时期,周邦彦曾写过一首
《千家诗》65《题淮南寺》程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4:37:56阅读:4093
题淮南寺宋•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译文】南去北来没有羁扰我想休息就休息, 西风吹尽楚江上的白草蘋煞是悲戚。我们修道人可不是见秋生悲的骚客, 任凭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相对愁悲。【注释】⑴淮南寺:寺名,在今江苏扬州。淮南,道名。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⑵休便
唐诗中与众不同的一首秋天的诗,别人悲秋,刘禹锡真诚赞美秋天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22:37:18阅读:2524
中国诗歌史上有一句话,叫春女思秋士悲。说的是中国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固有的现象,就是当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之时,是女孩子们害相思病的时候,而到了秋天,男人们特别是文人们,感到莫名的悲伤。这种悲秋的情绪,之所以说是莫名其妙,是因为也许我们无法说出悲伤的理由,也许也从来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悲伤的事情,但就是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