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丁忧

丁忧

  • 古代的文人官场多失意: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 9:50:36阅读:4872

    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千古,然而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打击,最终自沉汨罗江。贾谊20岁左右就当上太中大夫,眼看马上就要当上公卿之位了,却被人诽谤陷害,只被汉文帝授以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之类的闲职,郁郁不得志,33岁便英年早逝。谢灵运山水诗景色 司马相如是赋中第一高手,最后也只是当了个

  • 古代丁忧制度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3 22:10:49阅读:4206

    夺情是中国现代礼雅,民员遭女丁忧应弃民家居守造,称“母丧”。服谦再止补职。晨廷于年夜臣消耗造款末,召出任职,或者命其没有必弃民往职,没有着公服,素服治事,没有预庆祝,祭奠、宴会等由佐贰代办,称“夺情”。简介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现代母丧造度的延长,意义是为国度夺往了孝亲之情,可没有必往职,以素服

  • 物极必反:丁忧制度在宋朝达到顶峰,却成为引发党争的“导火线”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6:19:18阅读:1763

    都说“百善孝为先”,尤其是在古时,孝更为人们所重视,在那个对礼节尤为看重的时代,对父母长辈的敬重与爱戴变得尤为重要,孝也成为在衡量一个人的品格时最有说服力的一点,你可以没有才、没有德、但万万不可不孝。《礼记》记载:“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就像是很多历史上的大坏蛋,虽

  • 历史思考:唐朝时期,丁忧制度所呈现的新特征是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12:11:16阅读:2006

    历史思考:唐朝丁酉制度有何新特点?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知道,唐朝是一个统一的朝代。统一后,唐朝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随着《大唐开元礼》的修订,统一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诸多纷争和分歧,减少了推行丁酉制的阻力。可以说,丁忧制度在唐代逐渐成熟。母语的兴起唐以前,子为母丧,父在世时,要侍母

  • 古代丁忧是什么意思 丁忧必须辞去官职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7:12:49阅读:214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应该在剧中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官员会主动辞官丁忧,那这里说的“丁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丁忧是一种封建时期的道德礼仪制度,是根据儒家学说得来。凡是在朝官员,如果家里的父母去世,就必须辞官回乡,然后替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就叫做丁忧。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曾行使

  • 古代的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文史百科时间:2024/2/3 3:31:19阅读:1472

    很多人都知道,“丁忧”是古代官员为父母居丧守制的代名词,是古代官场、公文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 “丁忧”一词由谁首创,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作为一个词汇,“丁忧”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咸平元年,诏任三

  • 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3 14:49:46阅读:2033

    很多人都知道,“丁忧”是古代官员为父母居丧守制的代名词,是古代官场、公文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丁忧”一词由谁首创,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作为一个词汇,“丁忧”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那么,古人为什么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呢?究竟什么是“丁”?什么又是“

  • 古人常说的回家丁忧是什么意思 那么夺情指的是妻子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9:41:47阅读:2221

    古代人们万事以孝为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也就是古代人们做事的原则,古代时期,人们常常说,回家丁忧,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父母死后,官员要回家守孝三年,重要的武将则是一百天,在回家丁忧期间,不能饮酒作乐,不能洗澡梳头,更加不能夫妻同房,就连一些肉食都不能享用,每天吃住都在坟前的小屋子里,而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