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智囊

智囊

  • 第二十一章 冯梦龙与《智囊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14:07:27阅读:3647

    这是一个故事集,集合了古今大小、正邪人物智慧的闪光。其实,我们很多熟悉的故事都来自这里:小到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大到孔子教学,公卿政斗,帝王制霸……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他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这时世界的西方正

  •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朱铄的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1:13:17阅读:1754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朱铄的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朱铄(?—约226年),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年接替夏侯担任军中要职的中领军将

  • 三国历史上,曹魏的智囊荀为何找个剩女结婚?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5:04:28阅读:3058

    三国历史上,曹魏的智囊荀为何找个剩女结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古人不注重恋爱,更不注重自由恋爱,他们注重的是门当户对,注重的是家庭,是香火的延续,男人三妻四妾不说,还常常有婚外情,所以有很多悲剧故事,很多痴男怨女。就拿荀来说吧,这可是曹操的首席智囊,因功高获得曹魏的最高殊荣,除封侯赏爵

  • 董卓首席智囊李儒,在董卓死后多年还有人帮他求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1:47:11阅读:4448

    董卓首席智囊李儒,在董卓死后多年还有人帮他求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最知名的西北军师,顶有名的便是李儒。李儒头一回出场,是在董卓接到来自洛阳的密令,让他带兵进京之际。当时老董的意思,就要直接出兵,是这位李儒看破了其中的暧昧,他说老董你即便是奉旨行事,也不能这么不清不楚的出去,万一事情

  •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之一朱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1:40:25阅读:1482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之一朱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朱铄(?—约226年),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年接替夏侯楙担任军中要职的中领军将军,执

  • 第一百四章 曹操的智囊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5:52:45阅读:1104

    第一百四章曹操的智囊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据《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智囊团有87人,其中骨干谋士8人。曹操的智囊团在官渡之战前夕已逐渐形成,骨干谋士都在这一阶段投效了曹操。公元191年曹操为东郡太守,荀或来归;公元192年曹操兵临兖州,程昱接受征辟。曹操出征,荀或、程昱二人留

  • 组建自己“智囊团”:曹操依靠这个来称雄天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2:43:34阅读:1096

    组建自己“智囊团”:曹操依靠这个来称雄天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一些智囊人物,他们足智多谋、专门为别人出谋划策。《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记载:“樗里子滑稽多谋,秦人号曰‘智囊’。”《史记・晁错传》记载:“太子家号曰‘智囊’。”有一些在王朝兴起和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智

  • 晁错的故事:血溅东市的"智囊"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1:37:21阅读:1618

    晁错的故事:血溅东市的"智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晁错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授理深刻,辩才非凡。晁错兼习儒、法和文学,分析问题目光敏锐,见解精辟,被太子(即后来的景帝)尊为智囊。因七国之乱被腰斩于西安东市。由农家子弟一跃

  • 民国顶级智囊徐树铮个人生平经历简介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16:32:13阅读:2047

    民国顶级智囊之北洋篇:徐树铮!徐树铮(1880年11月11日—1925年12月30日),字又铮、幼铮,号铁珊,自号则林,人称“小扇子”,江苏省萧县醴泉村(今属安徽省)人。北洋军阀皖系名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远威将军。因1919年派兵收复外蒙古而声名远扬。1925年12月11日徐考察结束回到上海,12

  •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什么意思(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7 21:24:42阅读:1615

    人生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制造的冯梦龙先生在《智囊全集》中说:“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通则简,冰消日皎。”意思是,世上本来没什么烦恼的事情,只是一些庸人自己扰乱自己。只要通晓了人情事理,处事就变得十分简捷顺当,就像太阳出来冰消雪化一样。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者解决问题,愚者徒

  • 曹丕为之流涕:三国正史中曹魏第一名将是谁?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7:30:39阅读:4611

    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县人(今山西省朔州)。《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着名

  • 他是三国最高智囊之一实力不下诸葛亮死法却窝囊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7 18:39:30阅读:2026

    在三国这个乱世出英雄的时期中,周瑜与诸葛亮同为世之人杰,他们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但是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不时很有争议,真的是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吗?图片来源于网络赤壁一战的中心问题就是决议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周瑜和诸葛亮又结

  • 曹操首席智囊因何事犯了忌讳 竟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3 6:09:21阅读:846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边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这一年荀彧才五十岁。《三国志》认为荀彧是得病死的,说他“以忧薨”,就是在心情郁闷之下而死。这样说似乎是有迹象的,此前不久,曹操发动了东征合肥之战,他特地请天子派时任尚书令的荀彧代表朝廷到谯县来慰问。荀彧到后,曹操却留住他不让

  • 他是梁山智囊,本可以帮宋江取得取得天下,为何却老是离开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1 16:23:46阅读:611

    其中以智多星吴用、小旋风柴进、及时雨松江为首,在梁山当中,大多数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每个人的能力不一,而我们今天要将的是人称入云龙的公孙胜,他在梁山好汉最危机的时刻,离开了梁山,这又是为何?公孙胜自幼习武,又拜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学了一身的道术,公孙胜,在得知生辰纲之后,公孙胜就投靠了晁盖,并协助

  • 曹操的成功是一种偶然?别闹了,那么大的智囊团你当只是摆设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9:35:34阅读:4388

    曹操在决策上所用的方法原则是众议制,让众参谋(甚至有时武将也有)各抒己见,再由他自己从中选取好的建议、方针来实行。看起来平平无奇,大家都是这样做,但曹操能够特别成功,主要在于几个部分。深知各种意见的重要性:这点一样可以拿郭嘉建议轻兵攻乌桓一事来说。说实在的,这个策略风险的确不低,曹操自己带兵攻打的过

  • 清末民国官场奇人,一品到总理后当县长,官越做越小影响越来越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2 8:38:23阅读:2244

    别开其它不说,单一说官场,更是奇葩叠出,特别是读书人,多少人以飞蛾扑火的热情追逐着官位,多少人穷尽一生的精力趋之若鹜,不过是为了头上的那束顶戴花翎和威风八面。加官进爵、光宗耀祖成了读书人的唯一目标,做官心热,很难变凉,自古名利难分,“千里做官只为财”,只要一只脚踏入官场,立马变得名利熏心、圆熟机变、

  • 朱元璋手下最聪明的智囊,早早地看透朱元璋,离开朝堂后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0:10:52阅读:4453

    刘伯温但是不管建国之前刘伯温立下多少功劳,朱元璋对刘伯温又是如何的信任,建国以后他同样也没能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从刘伯温的结局就可以看出,他不是真正的聪明人,因为智者从来不立于危墙之下,如果他真的聪明一定可以逃过朱元璋的魔爪。然而与刘伯温同一时期的朱升,同样也是朱元璋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最

  • 《智囊》三则故事,难怪曾国藩,纪晓岚会把它放在床头日夜研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7:04:04阅读:1809

    明孝宗一听也有道理,于是便下令禁止。胡世宁听到了之后马上去找明孝宗说:这样子怎么可以呢?你给我的任务就是考察他们,如果我不和他们接近,我怎么知道这个人是啥玩意儿。明孝宗觉得胡世宁说的很有道理,就让他继续说下去。《智囊》中是这样记载的:“人非接其貌、听其言,无以察其心之邪正、才之短长。”这句话说服了明

  • 民国第一天才说客,三寸不烂之舌帮蒋收拾杂牌军,做件事回家务农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17:13:48阅读:2750

    但在民国这个乱世时,也曾经出现了一个著名的说客,他名字叫何成濬,依靠着自己的一张利嘴,杀人于无形,变形式之莫测,真是非常的厉害,被人誉为“民国第一天才说客”。何成濬,湖北随州人,生于富商之家,从小聪明好学,当年,以院试第一名、大清国最后一榜秀才的身份,被总理衙门选派日本振武学堂深造,三年后又考进日军

  • 民国一妇人嫉妒心之强 竟连儿子都不放过 约法三章将儿子生生逼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15:59:50阅读:3196

    柴某对妻子畏惧到什么程度呢?略举一例,大家就明白了。柴某每次外出,都得老老实实地到老婆大人面前去报告,老婆说可以,柴某才敢放心地出门去,要是老婆不点头,柴某那是打死都不敢出门的。而且,柴某每次出门,老婆都会给他定下归家时间,要是回来晚了,行,晚一晚上,那就在搓衣板上跪一晚上。什么时候老婆开恩让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