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监掌
监掌
内阁首辅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哪个权力高(分别相当于什么官)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9 5:32:50阅读:896
众所周知,明朝的宦官权力很大,但大到什么程度,很多人并不了解,可能以为他们只是依仗着皇帝的宠信才能胡作非为,其实不然,明朝的宦官在制度上还是要压文臣集团一头的。明朝管理内廷事务的衙门共有十二个,合称“十二监”,比如管马匹的就叫御马监,管皇帝衣服的就叫尚衣监,每个衙门的最高负责人称为“掌印太监”。除此
明朝司礼监的权势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6 1:26:41阅读:2391
作为一代明君,朱元璋以一介放牛娃之身白手起家,其经历可称传奇。建国后,他政治清明,勤勉于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大搞冤案,在明朝全境掀起了一场血腥的屠杀。其中以胡惟庸案最为庞大,一次便牵连3万余人,前前后后被杀者竟多达七万人!也正因此事,朱元璋巧废行中书省,并设立三司,将
明朝皇宫内的太监们共有二十四个管理衙门,他们都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4 19:32:22阅读:2815
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第一衙门,它是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可以想象权力之大,司礼监在明初有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强势帝王压着还没资格对明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但是明朝中后期的司礼监有了批红权(对一般事务的最终决策权),这个就很厉害了,也导致明朝中后期出了一大堆太监名人。十
在教会太监识字后,明宣宗从中选择秉笔太监,代他用朱笔批文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8:31:03阅读:1061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心思缜密、行为处事都非常小心的人。他常常会怀疑别人,在一篇文章、一首诗、一句话、一个字,甚至是奏折里的词句,只要他认为对他不利的,都会治罪,动辄就会砍头。抱着这种怀疑一切的心理,朱元璋看着身边的任何人都很可疑,宦官也不例外。朱元璋对宦官的危害非常警惕,他曾说“此曹善者于百中不一二,
大清得宠的太监为何无法掌控朝政?其实很简单,还得感谢乾隆皇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0:10:43阅读:3472
这种说法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他虽然不太认可这种说法,不过也认可宦官会对朝政带来巨大的危害,为此乾隆皇帝开始整治内廷,几个月后清朝的第一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就编纂完成,这个《则例》经过后来的几任皇帝补充增加了许多内容,这本《则例》里面有大量的条例全是用来限制太监的。 也正是有了这部《则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