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樊川
樊川
唐代诗人杜牧被称为什么(唐代诗人杜牧被称为什么称号)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8 4:41:47阅读:745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就是有人说唐代诗人杜牧不仅有诗人圣人的称号,还有一个绰号,那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也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有兴趣的不要错过!杜牧有很多名字,可以叫牧之,也可以叫樊川(因为杜牧的名字叫牧之,他的名字叫樊川)。杜牧又名杜(中书舍人,中书省亦称省)。后来又叫小杜
《樊川寒食》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7 15:52:20阅读:1137
新松□绿草,古柏翳黄沙。珮珂客惊鸟,绮罗人间花。蹙尘南北马,碾石去来车。川晚悲风动,坟前碎纸斜。
《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8 19:23:03阅读:1946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华严寺望樊川》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14:54:54阅读:4195
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
《樊川寒食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9:53:01阅读:4105
寒食权豪尽出行,一川如画雨初晴。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过樊川旧居》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22 6:45:23阅读:243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译文到樊川故地重游,秋日的夕阳照射在杜陵衰败的荒草上。应埸、刘桢逝去后阁楼生了苔藓,嵇康、阮籍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谁能说乱离之苦只有燕子,人生到处奔波不如鸥鸟懂得偷闲过生活
《闻所知游樊川有寄》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6 14:43:29阅读:4728
谁无泉石趣,朝下少同过。贪胜觉程近,爱闲经宿多。片沙留白鸟,高木引青萝。醉把渔竿去,殷勤藉岸莎。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20 1:03:01阅读:2706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春夜樊川竹亭陪诸同年宴》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6 17:19:44阅读:3114
相知皆是旧,每恨独游频。幸此同芳夕,宁辞倒醉身。灯光遥映烛,萼粉暗飘茵。明月分归骑,重来更几春。
《夏日樊川别业即事》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7 19:35:26阅读:4502
无事称无才,柴门亦罕开。脱巾吟永日,著屐步荒台。风卷微尘上,霆将暴雨来。终南云渐合,咫尺失崔嵬。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31 9:40:27阅读:1361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6 19:16:37阅读:3331
白水遍沟塍,青山对杜陵。晴明人望鹤,旷野鹿随僧。古柳连巢折,荒堤带草崩。阴桥全覆雪,瀑溜半垂冰。斗鼠摇松影,游龟落石层。韶光偏不待,衰败巧相仍。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琴师阮校尉,诗和柳吴兴。舐笔求书扇,张屏看画蝇。卜邻空遂约,问卦独无征。投足经危路,收才遇直绳。守农穷自固,行乐病何能。掩帙蓬蒿晚,
《题樊川杜相公别业》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1 4:02:40阅读:4401
数亩园林好,人知贤相家。结茅书阁俭,带水槿篱斜。古树生春藓,新荷卷落花。圣恩加玉铉,安得卧青霞。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3 17:13:47阅读:255
杜牧有《樊川文散》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之后人又辑有《樊川中散》、《樊川别散》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散》二十卷、别散一卷、中散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浑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脚从日本枫山民库躲本影摹的簿子。此二本都可谓擅本。通畅本则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书社出书的《樊川文散》
宋代诗人张舜民的30首绝句,此行却在樊川尾,稻熟鱼肥柿子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0:29:55阅读:2258
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