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古镜

古镜

  • 《古镜词》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5 17:06:02阅读:4122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

  • 《古镜词上刘侍郎》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0 22:18:22阅读:2084

    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沈沈。不是十二面,不是百炼金。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即居吾君手,照出天下心。恭闻太宗朝,此镜当宸襟。六合悬清光,万里无尘侵。此镜今又出,天地还得一。

  • 《古镜篇》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5 20:28:14阅读:3125

    紫皇玉镜蟾蜍字,堕地千年光不死。发匣身沈古井寒,悬台日照愁成水。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下国青铜旋磨灭,回鸾万影成枯骨。会待搏风雨泬寥,长恐莓苔蚀明月。

  • 《追和贾浪仙古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9 7:59:54阅读:241

    谁开黄帝桥山冢,明月飞光出九泉。狼藉藓痕磨不尽,黑云残点污秋天。

  • 《小古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3 11:05:55阅读:2496

    字已无人识,唯应记铸年。见来深似水,携去重于钱。鸾翅巢空月,菱花遍小天。宫中照黄帝,曾得化为仙。

  • 《灵台家兄古镜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7 18:59:53阅读:3918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镜上磨莹一月馀,日中渐见菱花舒。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之形暗栗,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盘龙鳞胀玉匣溢,牙爪触风时有声。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十千卖与灵台

  • 《赠友人古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14:25:50阅读:2487

    我有古时镜,初自坏陵得。蛟龙犹泥蟠,魑魅幸月蚀。摩久见菱蕊,青于蓝水色。赠君将照色,无使心受惑。

  • 《古镜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8 18:30:58阅读:597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明月中心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 《府试古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2 9:50:33阅读:3479

    旧是秦时镜,今藏古匣中。龙盘初挂月,凤舞欲生风。石黛曾留殿,朱光适在宫。应祥知道泰,鉴物觉神通。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幸居君子室,长愿免尘蒙。

  •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9:00:59阅读:2415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 《见故人李均所借古镜恨其未获归府斯人已亡怆然有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5 13:22:49阅读:4705

    故人留镜无归处,今日怀君试暂窥。岁久岂堪尘自入,夜长应待月相随。空怜琼树曾临匣,犹见菱花独映池。所恨平生还不早,如今始挂陇头枝。

  • 《古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3 22:47:06阅读:384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

  • 《梦溪笔谈》中,记载着神秘的滉柱,专家在海塘遗址找到它的真身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10:31:44阅读:2135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梦溪笔谈·钱塘江堤》有这样的记载:“钱塘江,钱氏时为石堤,堤外又植大木十余行,谓之滉柱”。这句就是沈括的记载,其中提到的“钱氏”,指的是唐末节度使钱镠,也是后来吴越国的建立者,史称吴越王。如

  • 上海博物馆有一西汉古镜,外国人称为魔镜,专家却说:是照妖镜!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10:23:35阅读:4429

    这是西汉古墓出土的一面镜子,原是不稀奇的,但罕见在它的技术上。它叫做西汉透光镜,被专家们说成是照妖镜,外国学者们称它为魔镜,这足以看出它的不同寻常。这件西汉透光镜是一件罕见的稀世国宝,因为它的技术堪称逆天,而这种技术早就失传,不仅令国内外专家困惑不解了许多年,现在虽破解开但是仍然也无法复制!西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