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梦溪笔谈》中,记载着神秘的滉柱,专家在海塘遗址找到它的真身

《梦溪笔谈》中,记载着神秘的滉柱,专家在海塘遗址找到它的真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4/2/18 10:31:44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梦溪笔谈·钱塘江堤》有这样的记载:“钱塘江,钱氏时为石堤,堤外又植大木十行,谓之滉柱”。这句就是沈括的记载,其中提到的“钱氏”,指的是唐末节度使钱镠,也是后来吴越国的建立者,史称吴越。如今人们对钱镠了解,最熟悉的就是他治理钱塘江的事迹。

在钱镠治水期间,还修建多处钱塘江海塘,即一种防海浪和潮水冲刷的堤坝。从《梦溪笔谈》中可知,钱镠植大木,并将这种大木称之为滉柱。因此专家们推测,滉柱可能在堤坝两岸种大树,或者是某种木头。但问题是,要多大的树或者木头,才能抵御猛烈的浪潮呢?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好在后来发现了一处遗址,才揭开了滉柱的神秘面纱……2014年,浙江省的考古专家们,在对杭州临安城东城墙遗址进行勘察,并对遗址附近进行了一番考古发掘,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在城墙遗址东侧还发现了另外一处遗址,即现在杭州人都知道的捍海塘遗址。

专家们经过考证,确定捍海塘遗址就是当年钱镠主持修建的,因此也说明了《梦溪笔谈》对历史记载的准确性。在捍海塘遗址中,专家们清理出不少的陶器和瓷器残片,而且还有当时工人修建海塘时留下的工具,如绳索,石块和木板等。

最让专家们感到惊喜的,则是在清理到7米多深的时候,竟然挖出来好几排粗木,每排有十几根,而且每根的直径都在50多厘米,看起来十分壮观。一开始,专家们还很纳闷,不知道这些粗木是什么,后来经过研究和讨论,确定它们就是《梦溪笔谈》中提到的滉柱。

另外专家们发现,在每两排滉柱的中间,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块,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因此这也再次证明了钱镠修建海塘的方式,专家们将其称之为“石囤木桩法”。在《梦溪笔谈》中还记载,到北仁宗时期,当地人发现修海塘的滉柱是上好的木材,因此便干了一场自掘坟墓的事情,即将大部分看得见的滉柱都给挖了出来去制造家具。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少了滉柱的海塘在浪潮的冲击下毁于一旦,而每当钱塘江涨潮时,所带来的就是洪灾泛滥,令人沿岸的百姓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后世对钱塘江的治理也不上心,便导致钱镠的努力都淹没在了浪潮之下。

由此可见,滉柱可真是海塘工程的关键所在。其实,除了滉柱之外,史料中还记载当年在海塘上有一个铁幢,您可以理解成一个插入到海塘中的大铁柱子,是用来测量水位的。而且,在铁幢上还修建了凉亭,以便人们观察和记录水位的变化。但可惜的是,专家们在本次的考古发掘中,未能找到这件铁幢。或许它还在某处没有被发现,或许已经被浪潮冲到别的地方了,甚至还有可能被谁给盗走了。因此,这也算是专家们心底里的一个小遗憾吧。

不过滉柱的发现,着实让业内的专家和学者们都感到欣喜,它不仅对研究古代海塘的修建技术具有极大价值,而且也很直接的证明了,《梦溪笔谈》一书对科学技术记载的准确性,而绝非是胡乱猜测之言,同时也说明作者沈括是一位态度严谨的科学家,是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的榜样。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更多文章

  • 射死公沙的西劳:导致明朝走向毁灭的一次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灭亡前三大怪事,明朝灭亡导火索事件,明朝历史上的怪异事件

    在当时愈演愈烈的明清战争中,关外的八旗铁骑凭借彪悍无匹的骑射技艺,打得明朝军队溃不成军,屡战屡败,在战场上全面陷入被动,辽东战局岌岌可危。徐光启看到这种情况,忧心如焚。徐光启早年饱读书史,且交游极广,与当时来华的各国传教士颇多交集。从这些传教士口中,徐光启知道当时的西方强国,在火器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

  • 宋仁宗赵祯:历史上第一仁君,亲情、爱情却全消散于朝堂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仁宗赵祯真的是一位仁君吗,赵祯简历,宋仁宗赵祯与八贤王关系

    世人面对天下的君王,大抵都会有一番自己的说辞见解。他的前朝政务到后宫秘闻,都是人们的谈资以及研究此君的素材。一场战役的得失,一次政令推行的对错,都会给这位君王的一生带来不同的烙印。君王立于无人之巅,但亦是凡人,有着属于自己的七情六欲,只是一旦坐上皇位,这一切情感都要充公。无论是百姓和臣子都很容易忽略

  • 万历号沉船中出水怪瓶,专家经研究说:唐僧取经时,经常用到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十大最吓人水怪,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万历号沉船上真品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2003年11月时,位于马来西亚海岸六英里的海域内,一艘古沉船被专业打捞船完整的打捞出水。经过考古专家的鉴定,确认该沉船就是史籍中所记载的“万历号”,一艘明代万历时期由中国驶向葡萄牙的商船。“

  • 人生晚年,朱棣问“妖僧”姚广孝想要什么赏赐?姚广孝: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身边的和尚姚广孝,姚广孝死前给朱棣说的什么,姚广孝一代妖僧

    众所周知,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朱棣是一位威名赫赫的皇帝。而谈起朱棣就不得不说一下“妖僧”姚广孝,可以说他是一位不输诸葛亮、刘伯温的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人生晚年的时候,当朱棣问他要什么赏赐时,他说只要“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分量。朱元璋埋下的隐患昔年“乞丐皇帝”朱元璋一统

  • 北宋年间,匠人们为何烧制出绝美钧瓷,因为他们掌握一种神秘釉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钧瓷烧制一般用什么釉料,北宋钧瓷特征及辨别方法,北宋末年当阳峪窑出过钧瓷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也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青瓷。钧瓷的前身是唐代鲁山窑花釉瓷器,其颜色特点被称为“红中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孕白,白中带红”,呈现出一种变幻莫测的神秘美感。不仅

  • “金浴”礼是什么行为?北宋皇后结局凄惨,不堪侮辱,投湖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的河流中,皇后闹得悲惨的命运其实不在少数,比如第一任女皇帝武则天被残忍地肢解;比如被贬为平民活活饿死的杨芷皇后;再比如被嘉靖皇帝打伤流产身亡的陈皇后,这些悲剧在历史中并不少见。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一位皇后,她以死明志,投河自尽,捍卫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尊严。她就是北宋末年的皇后朱莲。朱莲是河南开封人

  • 秦桧随口作了两句诗,流传了百年之久,如今成为班主任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桧哪两句诗成了老师口头禅,秦桧孙子写的诗,秦桧年轻时作诗

    说要世界上被承受骂名最多的丞相,那么秦桧一定能有一个姓名,陷害岳飞,主张投降这两宗罪,足以让他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知道秦桧如果知道他遭到了如此之多的骂名,会不会后悔曾经做过的事情呢?今天便是跟大家聊点不一样的,倒也不是给秦桧洗白,有一说一的是,秦桧在历史上还是有那么一点小才华的,他曾经随口作了

  • 朱元璋曾断言朱棣不合适做皇帝,朱棣说:我做出点成绩给你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朱元璋对朱棣的态度,朱元璋提点过朱棣吗,朱棣有多畏惧朱元璋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因为太子朱标早死,所以朱元璋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年号建文,即明惠帝。朱元璋生前觉得自己的儿子朱棣,虽聪慧却性情残暴,他总结过前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比如:秦朝两个皇帝都

  • 朱棣第二次靖难之役,为何要烧掉战袍,其实他是在效仿一位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朱棣靖难输得最惨的一仗,靖难之役朱棣经历的困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一下“靖难之役”的前因。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如此一来燕王朱棣就有意见了,毕竟他作为朱元璋的四子,怎么能服气自己的小侄子继位呢?于

  • 宋朝最惨皇帝:王朝崩溃,族人被杀,女眷还被仇敌霸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被俘虏的两位皇帝,宋朝最残忍的皇帝,宋朝最狠毒的皇帝排名

    在靖康之难之前,宋朝内部早已经是腐败无能了,宋徽宗宠信奸臣,其结果就是朝中奸臣当道,清官遭到排斥,军队腐败无能,战斗力非常低,再加上各地民变不断,可以看出,北宋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当时金朝刚刚崛起,辽国已经没落了,为了能够彻底灭掉辽国,金国决定与北宋联合,共同对付辽国。其实北宋不可能不知道,一旦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