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祖上
祖上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张亮?张亮是不是冤死?(唐太宗李世民杀太子)
文史百科时间:2024/1/9 14:10:16阅读:3581
西恩在隋末投靠秦王,后来在唐初当了大臣。唐太宗建立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肖恩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最终,肖恩被指控密谋反对他,并被杀害。这是怎么发生的?有人认为肖恩被冤杀,也有人说肖恩确有谋反之意。当时西恩在洛阳招兵买马,还宠信术士。据说收养的养子多达500个。皇帝最忌讳的就是私底下养兵,估计这样能逃过李
李世民为什么认为自己不如高洋北齐皇帝高洋是个什么样的人(李世民为什么那么爱高阳)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4 2:22:25阅读:577
北齐的高阳和唐朝的李世民,在很多人眼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皇帝,一个是残暴的暴君,一个是光辉的君主。的确,从他们做过的很多事情来看,李世民的历史评价确实比高杨高很多,但李世民曾经认为他不如高杨。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李世民认为他不如高杨,他在哪些方面比他强?1.长期以来,中国皇帝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唐
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有哪些功绩?曾经带兵屠城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6 11:29:46阅读:2980
说到曹振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作为四大名著作者之一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讲述了一个庞大家族的兴衰,“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引起很多读者对曹雪芹悲惨身世的同情与感慨。但鲜为人知的是,曹雪芹的高祖与曾祖,却是大同之屠的刽子手,罪行
周世宗柴荣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5 4:09:03阅读:1257
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第二任皇帝,也是在当时评价最高的一位皇帝,史称“五代第一明君”。柴荣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六年,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柴荣却让后周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原第一霸主,连北方强大的辽国对后周也是忌惮不已。遗憾的是,柴荣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九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崇祯的后代差不多都被斩尽杀绝 清初为何出现那么多的朱三太子
历史人物时间:2024/1/6 22:51:30阅读:493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三太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初一、二年内的动乱中,三个分别自称是太子、定王、永王的人都已一命呜呼,崇祯的后代几乎被斩尽杀绝。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以后的近百年间,自称是朱氏太子的人层出不穷,刚镇压了一个,又冒出了另一个。直搞得清朝统治者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安。顺治
历史上的司马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是如何发迹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2 4:24:24阅读:1616
河内司马氏 是三国很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末三国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无数英雄人物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大剧,然而最终却是司马家熬到了最后,吃到了胜利的果实,三家归晋中华大地重归一统。无论你是佩服还是厌恶司马懿,你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今天我
杜甫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官,为何晚年会穷困潦倒?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54:53阅读:2921
杜甫的父亲杜闲,三叔杜专,四叔杜登,祖父杜审言,曾祖杜依艺,高祖杜鱼石,天祖杜叔毗,都有出仕做官的履历。并且,杜甫的二叔杜并还是个大孝子。杜审言在吉州担任司户参军期间,遭到吉州司马周季童的诬陷而下大狱。杜并对此愤恨不已。为了替父雪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卫兵的砍杀,硬是单枪匹马刺死了周季童。事后,
鳌拜并没有被灭族,其后人隐居在东北农村至今,有家谱和墓碑为证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4:31:26阅读:4769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话题与“鳌拜”有关,也许很多人认识鳌拜是在清廷剧中,影视剧中所刻画的鳌拜,高大威猛、面相凶狠、眼神犀利、飞扬跋扈、一声吼来震耳欲聋……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也是导演、编剧们浓墨重彩的要去渲染的重头戏。 今天我们并不像评说鳌拜的功过是非,而是想聊一聊鳌拜的后人。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是清
历史上有两个齐国,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为何连国名都不改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4 2:38:51阅读:3108
民间传说中,当年周文王背了姜子牙八百步,这一步就是一年,姜子牙也就保了周朝八百年江山,周文王要是知道这,宁可累死,那也要多背几步的。这些肯定都是民间的传说而已,主要是突出姜子牙这个人的神通广大,但有趣的是,姜子牙也有自己的国家,这就是著名的齐国。就算姜子牙本领再大,但人死如灯灭,姜子牙也没能保佑齐国
齐国吕氏姜姓没有宗族吗?为什么齐国会被田氏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7:38:00阅读:4622
第一阶段,田氏除掉崔、庆两氏齐景公元年,崔、庆两氏把持着齐国的朝政,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此两氏皆为姜姓。两年后,崔、庆两氏为了抢夺夺权,遂发生内讧。内讧以庆氏的胜利告终,庆氏得以掌握齐国朝政。这时,田氏出场了。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已有内郤。——《史记·齐太公世家
田氏为何能够取代姜姓,成为齐国的主人?他们为之做了哪些努力?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2:42:43阅读:1401
周天子权威的丧失,又有三家分晋的例子在前西周最后一代天子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嫡立庶,引起申后父亲申侯不满。于是,申侯联合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并将周幽王击杀在骊山之下,西周灭亡。随后申侯立申后之子,是为周平王,周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的建立,又称春秋战国时期。而正是由于周平王的东迁,导致西周的基业尽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陆贾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1:36:35阅读:4984
陆贾,楚人,汉初出使南越,获得政治上的成功。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乘中原战乱,攻占桂林、象郡等,自立为南越武王。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又为中原战争所困扰,无力征伐赵佗。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陆贾至南越,见赵佗头梳南越人的发式,箕倨而坐,他生气地说:足下是中
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为何连国名都不改?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22:13:59阅读:4325
那么,田氏明明是谋朝篡位获得的齐国,为什么连国名都不改,不怕天下人耻笑吗?田氏取代吕氏的过程一、得民心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於民,民爱之。”——《史记·齐太公世家》田氏在取代吕氏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就是取得齐国百姓的民心。齐景公时期,齐景
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为何连国名都不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23:44:52阅读:2048
吕氏齐国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按照与周王室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绩大小进行分封。姜子牙(吕尚)是周武王灭商的军事策略家,灭商的首席功臣,他被周武王分到营丘(后改为临淄)。齐国土地肥沃,地理位置绝佳,适合发展农业和工商业,齐国到齐僖公时期,齐国实力开始壮大,齐僖公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主之一
外来户的田氏是怎样一步步鸠占鹊巢在齐国达到人生巅峰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3/20 8:38:22阅读:3081
田氏的第五代田桓子田无宇生有五个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儿子叫田书的就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祖父。还有一个儿子叫田乞,如果说以前田氏家族的人只是作为齐国的贵族努力为国君服务,以报答当年的收留之恩。那么,从田乞开始他就有了夺取齐国权力的想法了,因为他发现这件事情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自己够努力
刘秀这么厉害的帝王?为何却被说没有刘邦厉害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9:43:29阅读:2401
更始元年10月,光杆司令刘秀到河北搞统一战线,12月,王郎在邯郸称帝,这些人根本不理他,刘秀处境艰难,灰心丧气的准备退回洛阳。这时候上谷太守的儿子劝他“哥哥,你再看看”,确实比较狼狈,后来还被王郎追杀一路逃到真定,刘秀是刘邦的第九代孙,忠厚本分,9岁丧父,家境贫寒,依靠叔叔刘良生活。他哥经常取笑他软
蒙恬出身于名门之家吗 蒙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3:24:40阅读:2547
蒙恬的祖上三代都是名将,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在历史上有名的大将,祖父蒙骜,自昭襄王时期从齐国来到秦国,一直至公元前240年为国捐躯,究其一生,蒙骜都在为秦国攻防,陆续为秦国打下七十余座城池,可谓战功显赫。蒙恬,出生年月不详,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人,祖父辈由齐国迁往秦国,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
张九龄族谱的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6:26:01阅读:3192
张九龄族谱的介绍据史书记载,张九龄的祖上是西汉鼎鼎大名的谋士、留侯张良和西晋武郡公张华,而张九龄本人,也名载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相。张九龄家族族谱先来说一说张九龄的三十世祖上张良。张氏一门原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张良的父亲张平,爷爷张开地,都是韩国的宰相。随着秦国的壮大和六国的衰落,韩国也不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耿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9:39:28阅读:3034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耿弇《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耿弇的祖上本来居住在巨鹿。但是在汉武帝时,迁徙郡国吏民豪杰到了茂陵,耿家就以二千石官吏身居住于此。耿弇为长子。耿弇年少好学,热衷熟悉父业。经常看到郡尉竞选骑士的人驰骋在马背上的场面,所以对做将军的人非常崇拜。耿弇剧照有一次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张步。在当时,张步
瓦岗之首的李密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3/7 7:10:10阅读:3098
隋末群雄之一的李密,祖上原是为北朝富贵士族,父亲是隋柱国、蒲山郡公。他爹死后承袭爵位,为侍从官。但是,李密却在大业初年称病自己不做官了,关起门来读书。李密为官宦世家,曾在朝廷任亲卫大都督一职。后对隋朝廷不满,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他曾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袭据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