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感二

感二

  •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3 2:32:29阅读:407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古有清君侧,

  • 《有感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6 12:49:00阅读:4218

    何事离怀入梦频,贫居寂寞四无邻。诗因韵险难成律,酒为愁多不顾身。眼底故人惊岁别,尊前华发逐时新。十年飘泊如萍迹,一度登临一怅神。搔首临风独倚栏,客边惊觉岁华残。栖迟未遇常鋾荐,邂逅宁弹贡禹冠。有兴不愁诗韵险,无聊只怕酒杯乾。何如日日长如醉,付与诗人一笑看。

  • 《思子台有感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3 5:37:30阅读:2919

    曾家机上闻投杼,尹氏园中见掇蜂。但以恩情生隙罅,何人不解作江充。闇生魑魅蠹生虫,何异谗生疑阻中。但使武皇心似烛,江充不敢作江充。

  •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20 12:55:31阅读:3842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6 17:07:25阅读:29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代:陆游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爱国,忧国忧民,同情,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及注释译文迢迢**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邻家的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5 3:26:24阅读:842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

  • 观书有感其一其二两首诗的诗意(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赏析)

    文史百科时间:2024/1/7 14:37:41阅读:2266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充满理趣,不愧为宋代哲理诗的巅峰之作。人们都知道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实际上,宋诗凭借着它独特的理趣和文化,同样成就斐然,且独树一帜。北宋大文豪苏轼写的宋诗《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让我们形象地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6:46:21阅读:1686

    死水亭不雅书有感二尾·其二宋朝:墨熹昨夜江边秋火死,兵舰巨舰一毛沉。背去白费推移力,这天中流从容止。译文今天夜早江边的秋火年夜涨,那艘复杂的战船便像一根羽毛同样沉。以往消费很多力气也没有能推进它,古天正在火两头却能从容天挪动。创做后台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躲权臣韩侂胄之福,墨熹取门人黄干、蔡

  •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5 5:32:43阅读:857

    不雅书有感二尾·其一宋朝:墨熹半亩圆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倘佯。问渠那患上浑多么?为有泉源死水去。译文半亩年夜的圆形水池像一壁镜子同样挨开,浑澈洁白,天光、云影正在火里上闪灼浮动。要问水池里的火为什么那样浑澈呢?是果为有永没有干涸的泉源络绎不绝天为它保送死水。赏析那是一尾借景喻理的名诗。齐诗以圆塘做比

  •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应该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时间:2024/1/3 3:05:58阅读:2263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应该怎么理解?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