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监察

监察

  • 近代李学先简介-近代李学先(中共广东省委监察委员会常务副书记)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5:00:54阅读:2030

    李学先简介:中共广东省委监察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小编今天讲一位近代历史人物:近代李学先,历史上评为中共广东省委监察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李学先,近代历史李学先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李学先,国籍:,民族:汉李学先,1912年生,安徽阜南人。1931年4月加入共产党。1929年2月参加农民运动。6月参加工

  • 魏忠贤为什么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究竟靠什么上的位?(魏忠贤为何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30 10:19:40阅读:2695

    魏忠贤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宦官之一,但是魏忠贤出名是因为他的恶名,而不是因为他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什么好事。在明朝熙宗年间,魏忠贤受到朱由校的青睐,从而正式走上了仕途。朱由校天生对木匠情有独钟,长期不关心国家大事。魏忠贤借此机会专断国事,在朝鲜的地位与皇帝平起平坐,也就是俗称的9900岁。其实

  • 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什么使命(新时期纪检监察的使命和担当)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2 6:13:27阅读:990

    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国家机关的一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执行组织纪律、监督权力运行的专职机构,他们保证行政机关公正、公平、透明运行,也保证国家机关的廉洁、规范、高效。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1.维护党的纪律和政策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首要的是维护党的纪律和政策。他们

  • 我国历史上“御史”这个官有多大?是做什么的?(古代的御史为什么可以当大官)

    文史百科时间:2024/1/3 9:31:28阅读:2139

    在我国历史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种官职慢慢改变了设立官职的初衷,以至于很多官职都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时宇就是其中之一。《说文解字》里有一句话"于"这个词的意思是"做一匹马",有开车或操作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时宇应该是一个记录和管理历史和档案的官员。其实周朝刚设御史的时候,也确实算是史家的一种。《

  • 陈学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介绍

    名人大全时间:2024/1/16 4:13:41阅读:3858

    陈学钏陈学钏,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厅主任、法律事务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中文名:陈学钏性别: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平阳出生日期:1963年2月毕业院校:中国兵工纪检监察组组长1979年

  • 《和薛监察题兴善寺古松(薛一作崔)》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7 10:31:04阅读:4143

    种在法王城,前朝古寺名。瘦根盘地远,香吹入云清。鹤动池台影,僧禅雨雪声。看来人旋老,因此叹浮生。

  • 《寄监察从兄》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9 3:24:32阅读:3407

    我祖居邺地,邺人识文星。此地星已落,兼无古时城。古风既无根,千载难重生。空留建安书,传说七子名。贱子生桂州,桂州山水清。自觉心貌古,兼合古人情。因为二雅诗,出语有性灵。持来向长安,时得长者惊。芝草不为瑞,还共木叶零。恨如辙中土,终岁填不平。吾宗戴豸冠,忽然入西京。怜其羽翼单,抚若亲弟兄。松根已坚牢,

  •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5 6:37:16阅读:1141

    洛桥风暖细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行开教化期君是,卧病神祇祷我知。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

  •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8 5:09:06阅读:603

    欲知惜别离,泻水还清池。此地有君子,芳兰步葳蕤。手掇杂英珮,意摇春夜思。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8 1:27:29阅读:4689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7 23:04:38阅读:121

    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旧好何由展,新诗更忆听。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伊昔贫皆甚,同忧心不宁。栖遑分半菽,浩荡逐流萍。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还蜀只无补,囚梁亦固扃。华夷相混合,宇宙一膻腥。帝力收三统,

  • 《赠右台监察邓茂迁左台殿中》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6 17:57:10阅读:2656

    惟昔参多士,无双仰异才。鹰鹯同效逐,鹓鹭忝游陪。入仕光三命,迁荣历二台。隔墙钦素躅,对问限清埃。紫署春光早,兰闱曙色催。谁言夕鸟至,空想邓林隈。

  • 庆余年里监察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监察院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5 22:16:52阅读:3440

    庆国监察院组织架构图:院长:陈萍萍、范闲、言冰云(从小说开始到结束历经三任院长)。提司:五竹、范闲、言冰云。提司可代行院长职权,是下一任院长的候选人。监察院院长陈萍萍一处主办:朱格,负责监察京都百官。二处主办:慕容燕,负责情报收集和分析。三处主办:费介,负责制毒制药。三处主办费介四处主办:言若海,负

  • 古代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相当于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9 13:31:14阅读:1716

    清承明制,监察体系也是中央设都察院统帅,中央机关纠劾设置分驻六部的六科给事中,京外官员的监察有分道御史,清朝分道御史比明时增加了两道,共计有十五道。清十五道监察御史设置情况及管辖范围如下:1.京畿道(该道分二道):各设掌印监察御史2人,满汉各1人。负责都察院院事及直隶、盛京刑名,稽查内阁及顺天府、大

  • 古代监察御史是几品官职(清朝、唐朝监察御史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17:23:29阅读:1057

    在了解古代官职的时候,御史是一个绕不开的官职,官员们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不过权力也要受到监督才行,御史就是专门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这个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早期的御史,是指专门为中央服务的史官或者是秘书,他们大多都是统治者们的亲信,在国内的地位比较高,君主需要有人来帮助自己监视底下的臣民。他

  • 监察制的发展历程简述,监察制的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15:06:56阅读:2906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很早。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建立了专门的准司法国家监察制度,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和皇帝的利益服务,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的统一,参与和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判活动,是我国古代监察机构和官员的主要职责。战国

  • 古代监察制度:浅析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22:24:49阅读:1852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监察体制、监察官员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在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方面所形成的相互制约与监督的制度。 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及其职权、

  • 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在军事,经济与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6:29:18阅读:565

    刘询,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己,字次卿,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

  • 汉文帝在怎样的视察中,认定周亚夫是一个军事人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8 16:26:08阅读:3527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奸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军臣单于起兵六万,侵犯上郡(治所在今西榆林东南)和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了不少老百姓,

  • 汉景帝的为人到底如何?他在当政的期间又有哪些得失?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2 21:21:28阅读:106

    对汉景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西汉的历史上,拥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四个。这四个人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第一个就是开国皇帝刘邦,其次便是刘邦的儿子刘恒。刘恒的孙子刘彻,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也荣幸有了自己的庙号。最后一个便是汉武帝的重孙刘询。这些人都是伟大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