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史记·项羽
史记·项羽
揭秘项羽自杀真相:不肯过江东竟事出有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20:30:29阅读:2569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此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这以记载,后世人每每提到项羽的死,总会唏嘘不已。司马
项羽四面楚歌的故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0:48:58阅读:2337
四面楚歌的故事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四面楚歌画像在四面楚歌发
司马迁是如何看待鸿门宴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0:49:05阅读:3892
鸿门宴司马迁《鸿门宴》是收录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文章,它对项羽宴请刘邦的故事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具有非常高的阅读和研究价值。影视剧中的司马迁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各地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股力量,其中包括楚国的贵族项梁、项羽叔侄,和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力量刘邦。刘邦投靠了
范增:悲凉的玉碎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4:13:55阅读:3040
在范增的生命里,玉,是一个悲凉的意象。如果不是生活在风云激荡的秦朝末年,这位“素居家,好奇计”(《史记·项羽本纪》)的七十老叟可能永远不会走进史家的视野,毕竟,七十岁是一个智力与激情都走向衰微的年龄,在这样一个年龄,竹雨听琴松风煮茗可能更适合填充晚年的时光。然而,白发皓首形销骨立的范增还是选择了在七
救过刘邦的项伯,明明是项羽的“季父”,为何却是“项老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4:24:49阅读:3878
如果没有项伯的通风报信,汉高祖刘邦可能在鸿门宴前就被项羽击杀在灞上了,即便是刘邦果如一些人认为的如有神助,其统帅的沛公军也将受到重创,日后争夺天下的道路也会变得艰难。如果没有项伯在鸿门宴会上拿身体遮挡刘邦,阻挠项庄一次次刺向刘邦的剑锋,或许刘邦也殒命在鸿门宴会上了,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只能由刘交、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