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淞

  • 近代谢晋元简介-近代谢晋元(淞沪会战中的名将)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16:40:53阅读:228

    谢晋元简介:淞沪会战中的名将小编今天讲一位近代历史人物:近代谢晋元,历史上评为淞沪会战中的名将谢晋元,近代历史谢晋元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谢晋元,别名:字中民,国籍:谢晋元(1905年-1941年),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

  • 近代孙元良简介-近代孙元良(两次淞沪抗战名将)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6:53:26阅读:3877

    孙元良简介:两次淞沪抗战名将小编今天讲一位近代历史人物:近代孙元良,历史上评为两次淞沪抗战名将孙元良,近代历史孙元良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孙元良,国籍:,民族:汉族孙元良(1904年—2007年),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曾任国民革命军88师师长、第2

  • 窗外写,初二写风景,秋天记毕业。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8 4:45:20阅读:3326

    窗外的风景和窗内的不一样,那么透过窗户你会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呢?我的书桌前有一个巨大的窗户,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画框,以不同的姿势把它所包含的一切呈现给我。每天,当你坐在办公桌前,抬头仰望时,你会将远方尽收眼底,享受世间万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跳入室内,书桌、瓷砖、餐桌上都有它可爱的身影。房间染成金色,

  • 陈化成的英雄主要事迹简介(陈化成的英雄事迹概括内容)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4 22:00:38阅读:1356

    最近很多人也在谈论这个陈化成的事情。很多人也知道陈化成很厉害。在清朝,他是为数不多的想说的人。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陈化成。那么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陈化成,看看陈化成的英雄事迹。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我们来学习一下,看看吧。陈化成(1776-1842),福建同安县(今福建厦门)人,生于莲峰。军旅

  • 陈化成吴淞抗英历史事件简述(上海吴淞公园陈化成)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3 5:27:46阅读:4689

    最近很多人对陈化城吴淞之战感兴趣,也有很多人表示吴淞之战值得研究,也是鸦片战争之一,所以还是值得探讨的,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陈化城吴淞抗英事件,有兴趣的一定不要错过。吴淞之战简介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中的吴淞抗英运动。鸦片战争中的一次战斗。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6月13日,30余艘

  • 吴淞口之战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10:20:26阅读:1675

    早在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9月底,英国侵略者就制定了一个狂妄的计划,企图占领一片对中国来说举足轻重的土地,借此向中国统治者施压,以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个令人满意的“条约”。他们选中了长江下游。众所周知,长江下游自古便是鱼米之乡,自明代开始就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如果说北

  • 韦云淞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24 16:56:42阅读:1846

    韦云淞(1891—1954),原名来松,字世栋,号云淞。国民党军上将,松山镇儒地村人,1913年参加讨袁运动后,任广西陆军工兵营排长、连长。1920年在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学习。1921年夏参加讨陆荣廷,后在马晓军部下任营长。1926年后在新桂系部队任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1928年随军北上,驻

  • 王传淞

    名人大全时间:2024/1/20 11:18:46阅读:1910

    王传淞(1906年—1987年)著名昆剧演员;江苏苏州人;1921年入昆剧传习所,师承沈月泉、沈斌、陆寿卿等,后曾参加国风苏剧团,1956年国风苏剧团改组成浙江省昆苏剧团,因排演改编昆剧《十五贯》而轰动剧坛。周恩来总理曾誉该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他在《十五贯》中主演娄阿鼠一角,亦因塑造人物神态逼真、

  • 孙盒淞

    名人大全时间:2024/1/15 4:17:30阅读:4970

    孙盒淞(1984年——?)字诚德,号龙弦子今安徽宿州人。是世界记忆记录创造者,被央视《走进科学》、《想挑战吗?》、《状元360》等栏目多次邀请,并被多家省级卫视报道。孙老师专业研究人的大脑与思维,对大脑、人性、气场、营销等方面有着独到的建树。著有《一级建造师四九攻略》、《象形英语》等书。孙盒淞深度了

  • 朱志淞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14 17:20:23阅读:1261

    朱志淞(1910—1989),林业专家。长期从事林业科学技术和林业教育工作,参加创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并从事国内外优良速生用材树种的引种驯化试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湿地松无性系初级种子园。他选育的良种,在广东省大面积推广,成绩卓著。中文名:朱志淞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新会出生日期:1910

  • 欧阳淞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6 20:53:48阅读:3311

    欧阳淞,男,汉族,1948年10月生,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人,1966年毕业于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中文名:欧阳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48年10月毕业院校:中国人

  • 1937年8月3日淞沪会战:国民党政府为了确保南京的安全,打破日军三个月占领中国的企图,决定在集中兵力歼灭上海的日本海军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6:12:07阅读:546

    1937年8月3日,淞沪会战的枪声打响。国民党政府为了确保首都的安全,打破日军三个月占领中国的企图,决定在集中兵力歼灭上海的日本海军。为了达到作战目标,中国海军不惜用自己的军舰堵塞江阴一带的长江水道,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破坏日军的军舰。但是,作战计划被泄露,日本海军仓皇逃了出去,同时日军对武汉等地进行了

  • 8万中国德式军队淞沪立功:日军称其“可恨之师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8 7:52:19阅读:4933

    濑户利春是研究中日战争的日本资深学者,在其所着的《日中全面战争序幕:“第二次上海事变”》一文中提到这样的细节:“上海会战期间,曾是德国驻日武官的法尔肯豪森摇身一变,以中国军事顾问身份亲赴前线指挥,即便这一行为受到德国当局的斥责,他也不后悔。”据档案记载

  • 老兵忆淞沪抗战:如果国家需要 我还要去打仗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7 7:28:32阅读:203

    时隔76年,曾宪高老人昨天第一次重回吴淞口。76年前,他曾作为敢死队队长参加淞沪抗战。忆及当年,年愈九旬的老人忍不住老泪纵横。昨天是“八·一三”淞沪抗战76周年纪念日。宝山区在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并首次将3位当年参加过淞沪抗战的老兵请到现场。&ldq

  • 多少人知道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是同一场战争么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24 17:42:53阅读:2254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将军讲出这句发自中华儿女们灵魂深处的怒吼。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为了纪念这场战争,上海还有一条一二八纪念路。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

  • 解密:抗战时期战区司令冯玉祥为何无事可做?

    战史风云时间:2024/1/4 19:27:07阅读:4306

    毫不夸张地说,日军一开始在南口没有占到丝毫便宜,相反在中国军队的顽强狙击之下,以“中国驻屯军”为主的日军,进展极为困难,为了求得华北会战的胜利,日军参谋本部在1937年8月21号决定,增派三个师团前往中国本土,另外一支原本打算开往东北的师团也转而开赴华北。8月31号,日军的&

  • 老兵回忆淞沪会战:最惨烈时十个人只活下两个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6 12:58:44阅读:2895

    夏继勋,1914年出生,家住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北街66号。为混口饭吃,夏继勋于1933年参军抗日。1937年,夏继勋参加了抗战中最惨烈的战斗淞沪会战。之后,夏继勋被日军俘虏,关押在南京直至抗战胜利。夏继勋是山东省内唯一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健在老兵,老人常说,比起他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已经很幸福了。淞沪会

  • 淞沪会战中的“神炮”部队:夜晚出击白昼伪装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6 2:33:31阅读:4946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国军队在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在这次会战中,我军左翼阵地的一支炮兵曾重创敌军,日寇因此还给这个炮兵部队起了个绰号叫“神炮”。“神炮&

  • 淞沪会战秘闻:伪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军成为前锋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8 5:41:26阅读:3535

    抗战中的汉奸之祸,淞沪会战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寇打头阵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抗日战争中许多战斗场合,中国人不是在与日本人打,而是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的“单打”在对中国人、日本人的“混合双打”。淞沪会战时就屡见这样的场景-伪满洲国的军队在坦克车前面冲,日

  • 淞沪会战:15万国军为何抵挡不住5万日军的进攻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4 14:22:40阅读:2268

    15万保卫国都的国民党军队对阵5万攻城日军,人数三倍于敌,仅抵抗12天便土崩瓦解!当时,中日之间的国力对比,军力差距是全方位的。蒋介石深知,仅凭中国一家之力应对日本进攻,打平都是奢望。唯有将中日争端升格为国际问题,引发列强对日本的强力干涉,弱势的中国才能逃过一劫。在这一大背景下,已被逼向墙角的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