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南北朝名将
南北朝名将
南北朝名将有哪些?陈朝12位名将介绍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7 9:32:02阅读:3061
南北朝之陈朝,偏据一隅,四面皆敌,险象环生。而陈朝一班名将,前后浴血奋战,东征西讨,戡乱御侮,延续南方汉文化道统,功不可没。使陈朝崎岖于敌国环伺中,屹立33年。以下12位陈朝名将,立功立事,比之历代名将,不遑多让。1·杜僧明杜僧明是浙江高邮人,行容渺小而胆气过人,有勇力,善骑射,号万人
南北朝名将都有哪些?接下来我们一起盘点一下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3 0:19:20阅读:2610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始于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宋,止于公元589年隋朝灭亡南陈。在此期间,它上承东晋、十六国、其次是隋朝。南北朝代虽有更替,但长期保持对抗,故称南北朝。你知道南北朝名将都是谁吗?斛律光是北齐的一位重要将领。他非常擅长骑射,在当时名声很高,只要斛律光负责指挥,
气吞万里如虎:盘点南北朝时期十大将军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17:33:04阅读:910
导读: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十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22大名将:为什么在历史上存在感这么低?(上)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3 21:14:40阅读:4325
小编认为,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1、这段时期的历史存在感很差。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上承西晋下接隋朝,共经历二百多年的乱世,时间虽然不短,但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小朝代,或者说割据政权变化最复杂的一个时期。其中的一些乱子根本就理不清,如果不是专业学者的话可能看过一遍也看不懂,尤其是后来出现了十几个政权感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八大名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7:19:56阅读:4259
1、檀道济。檀道济,刘宋名将,“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刘宋开国功臣,相传是《三十六计》的作者。主要功绩:跟随宋武帝刘裕征讨桓玄;刘裕北伐时担任先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率军入关中,攻取长安,灭了后秦;多次抗击北魏;平定荆州刺史谢晦的叛乱。人物结局:功高震主,被宋文帝刘义隆所杀。檀道济2、王镇恶。王镇
南北朝“海王”、“战神”从赌徒逆袭当皇帝,一生都在打打打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0 16:56:41阅读:3760
他就是建立了刘宋王朝的——刘裕。此人看似赌徒,实则遇大事粗中有细稳,在过往历史中被严重低估出生贫寒家庭的刘裕,其父亲请不起乳母一度想把他扔掉,幸亏同族中有位叔母也生了小孩,并且母乳有盈余。于是,父亲将他寄养于舅舅家,其“寄奴”的名字也源于此。成年后的他一开始在街上摆地摊卖草鞋为生,并靠此养家糊口。大
曹景宗的故事 南北朝名将曹景宗的轶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7 15:25:53阅读:879
曹景宗(457—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骑射,好猎,少以胆勇闻。后废帝元徽中,任冠军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齐初,任雍州刺史萧铿中兵参军,领冯翊太守。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随太尉陈显达攻魏,以奇兵二千破魏师四万。
曹景宗的性格是怎样的 曹景宗是怎样的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30 18:52:41阅读:3571
曹景宗(457—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骑射,好猎,少以胆勇闻。后废帝元徽中,任冠军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齐初,任雍州刺史萧铿中兵参军,领冯翊太守。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随太尉陈显达攻魏,以奇兵二千破魏师四万。
南北朝名将赵贵权倾朝野却为何死得蹊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7 18:40:00阅读:1289
赵贵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不仅在军队当中有很高的威望,在朝堂上,也很有威信。得到了统治者的信赖,那么赵贵生平简介又是怎样的呢?赵贵自幼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后来他加入了军队,在军队中得到了历练。遇到了贺拔岳,这彻底改变了赵贵的命运。贺拔岳在北魏的朝堂之上有着一定的实力,他凭着哥哥贺拔胜的军事实力,在军
南齐名将陈显达简介 南齐名将陈显达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7 6:39:11阅读:4381
陈显达是南齐将领,骁勇善战、威名赫赫,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但作为两朝元老,他唯恐遭到新帝的诛连,惶惶不可终日,终于起兵谋反,最终兵败被杀。南齐名将陈显达简介陈显达生于427年,卒于500年,他南征北战多年,是南齐著名的将领。477年,萧道成杀死了刘昱,拥立刘保即位,随即大将沈攸之起兵,前往巴丘伐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