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徐汇
徐汇
徐光启对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有何影响?这场调研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6:28:05阅读:1452
今年是中国科创先驱徐光启诞辰460周年。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以来睁开双眼看世界第一人,首开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的先河。他主张东西交融,互帮互学,为上海播下了科创的种子,植入了创新基因。徐家汇因徐光启而得名,中国最早的天文台、气象台、图书馆和慈善学校等都建在徐家汇。近日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一行就徐光启对上
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星空,五一来徐汇进行一场追光阅读之旅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19:23:27阅读:1757
在《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星空;在海派文化之源的百年书香之旅里感受宇宙魅力;在首家向公众开放的“上海音像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视听阅览室回望城市影像资源;聆听大咖云集的光启科学经典读书活动;跟随《太阳的女儿》探寻古希腊文明……为迎接第28个世界读书日,“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徐汇
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星空,“有光”世界读书日徐汇区主题活动启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3:15:22阅读:4915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田泓4月22日,“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徐汇区主题活动,在上海徐家汇书院启幕,将陆续推出近百道全民阅读盛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体现徐汇“天问”精神在徐家汇书院中庭举办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绘制于明朝崇祯年间的《赤道南北
徐家汇这个由徐光启“题字”的“巨型盒子”亮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3:39:18阅读:930
图说:徐汇区图书馆新馆效果图。徐汇区供图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张文菁 施悦炜 记者 袁玮)走过路过徐家汇,你有没有注意到,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近日出现了一个优雅低调、由无数细长翅片包裹的米色盒子?是地铁出口?咖啡馆?美术馆?写字楼?社区中心?原来,这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家。老馆关闭这些年,徐汇居民
徐家汇这个“巨型盒子”亮了!由徐光启“题字”的这里竟是→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8 3:37:18阅读:1027
走过路过徐家汇,你有没有注意到,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这个优雅低调、由无数细长翅片包裹的米色盒子?是地铁出口?咖啡馆?美术馆?写字楼?社区中心?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家吧!老馆关闭这些年,徐汇居民都盼着它快快建成开放!想听大师讲座。要带孩子来玩。想坐拥景观位看一整天书。听说还有文创市集。好期待!工人
除了460岁的徐光启,这些徐家汇的人和事侬晓得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8:01:56阅读:2699
徐家汇得名于明代大家徐光启。他逝世后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最初称为“徐家厍”,后成为“徐家汇”。提到徐家汇,除了今年已“460岁”的徐光启,还有这些人和事,侬晓得伐?在徐家汇历史上,曾有一位长着一张中国人脸,也有着一颗“中国心”的葡萄牙人——叶肇昌,徐汇中学里的崇思楼出自他之手,今天的徐家汇天主堂是
徐汇举行徐光启逝世390周年祭扫,纪念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5:58:37阅读:1092
1607年,时年45岁的徐光启与西方学者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被认为是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象征之一,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使徐光启成为当之无愧的“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今年适逢徐光启逝世39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4月3日,清明节前夕,在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的徐光启墓,
在黄道婆纪念馆感受榜样力量,“新风汇”第二季圆满“收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12:48:55阅读:4791
11月17日,“新风汇——社会文明风尚大讲堂”第二季华泾镇专场,走进华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黄道婆纪念馆。文明实践青年讲师团、社区抗疫志愿者和党校教授、艺术家齐登场,用“接地气”的感悟分享和点评解读,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共话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城市精神的弘扬中移风易俗、传承接力的丰富体验。现场,华
在黄道婆纪念馆感受榜样力量,“新风汇”第二季圆满“收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12:47:06阅读:2793
11月17日,“新风汇——社会文明风尚大讲堂”第二季华泾镇专场,走进华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黄道婆纪念馆。文明实践青年讲师团、社区抗疫志愿者和党校教授、艺术家齐登场,用“接地气”的感悟分享和点评解读,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共话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城市精神的弘扬中移风易俗、传承接力的丰富体验。现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