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光启对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有何影响?这场调研给出答案→

徐光启对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有何影响?这场调研给出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海徐汇 访问量:1452 更新时间:2024/1/23 6:28:05

今年是中国科创先驱徐光诞辰460周年。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以来睁开双眼看世界第一人,首开东西方科技化交流的先河。他主张东西交融,互帮互学,为上海播下了科创的种子,植入了创新基因。徐家汇因徐光启而得名,中国最早的天文台、气象台、图书馆和慈善学校等都建在徐家汇。

近日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一行就徐光启对上海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到徐汇区调研,实地参观光启公园、土山湾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等地,并与专家开展座谈研讨。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陪同调研。

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介绍了徐光启的生平,以及他在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农学等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并展示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通力合作,翻译和修订的多部科学著作。光启公园内除了南春华堂内的徐光启纪念馆,还有四座徐光启雕塑,分别是《夜观星象》《徐利谈道》《桑园试种》和《督造火炮》。

座谈交流中,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等专家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光启精神”中所蕴含的富国强国的爱国情怀、会通超胜的世界眼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传承和宣扬“光启精神”,对培育今日国人之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开放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市科委相关处室及徐汇区相关委办负责同志围绕“光启精神”的传承发扬等主题开展交流互动。大家高度称赞徐光启为上海播下了科创的种子,植入了创新基因,对推动上海乃至中国科技创新作出积极贡献。

多年来,徐汇坚持弘扬“光启精神”,积极构建特色科创生态,打造创新策源高地,放大区内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溢出效应,鼓励成果转移转化。此外,徐汇强化创新引领,助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光启聚力、光启人才等计划,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焦光启未来,以科技节、科普日等品牌活动为牵引,营造爱科学、爱创新的社会氛围。

记者:曹香玉、朱亮、施悦炜

编辑:宁平英

校对:杨宜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标签: 徐光启上海徐家汇光启徐汇

更多文章

  • 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星空,五一来徐汇进行一场追光阅读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徐汇,追光,崇祯,徐光启,徐家汇,汤若望,地方官员,徐光(1960年)

    在《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星空;在海派文化之源的百年书香之旅里感受宇宙魅力;在首家向公众开放的“上海音像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视听阅览室回望城市影像资源;聆听大咖云集的光启科学经典读书活动;跟随《太阳的女儿》探寻古希腊文明……为迎接第28个世界读书日,“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徐汇

  • 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星空,“有光”世界读书日徐汇区主题活动启幕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火器,徐光启,徐汇区,徐家汇,汤若望,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世界读书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田泓4月22日,“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徐汇区主题活动,在上海徐家汇书院启幕,将陆续推出近百道全民阅读盛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体现徐汇“天问”精神在徐家汇书院中庭举办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绘制于明朝崇祯年间的《赤道南北

  •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明朝那些事儿”还能这么演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嘉定标签:明朝,火器,徐光启,科学家,数学家,崇祯皇帝,天文学家

    @嘉定的小伙伴们,你喜欢看历史题材的话剧吗?昨天(4月2日)晚上,嘉定区公益文化周项目第4场《大明崇祯五年》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在这部话剧中,徐光启和崇祯皇帝身着西装,以现代化的表现形式赋予历史人物以新生命。这是一个关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故事。大明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正是风雨飘摇的明朝末期

  • 七夕会美食 | 徐光启“尝”野菜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荠菜,明朝,火器,徐光启,野菜谱,七夕会,科学家,救荒本草,农政全书,天文学家

    约莫廿年前,我从旧书网上买了本《上海的野生植物》,这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书中介绍上海常见的可食用野菜竟达27种之多,除了人们常吃的荠菜、马兰等外,还有鹅儿肠、鼠麴草等。也有的野菜实在不敢轻易认可,如扁蓄,这是一种茎枝很硬的野草,书上说它的嫩茎叶可食用,还可“晒干供冬用”等。正

  •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时便曾预言后世必将普及

    历史解密编辑:仙王的日常标签:徐光启,几何原本,翻译,数学,几何学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第一个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Elements)的是明朝数学家徐光启。不过史书上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蒙元时期。中国古代数学里几何算比较发达的,《周髀算经》记录了勾股定理的结论并提出3、4、5一组勾股数,这在世界历史上仅次于巴比伦、埃及和印度,是第四个发现勾股定理的古代文明。三国时期

  • 在现存时间最早的东方皇家御用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宇宙,火器,徐光启,徐家汇,汤若望,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东方皇家御用星图

    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在海派文化之源百年书香之旅里触摸宇宙魅力丈量岁月过往;在首家向公众开放的“上海音像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视听阅览室回望城市影像资源;聆听大咖云集的光启科学经典读书活动;跟随《太阳的女儿》探寻古希腊文明;随时随地云逛“数字徐家

  • 各界人士上午祭扫徐光启墓,纪念爱国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90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祭扫,纪念,明朝,科学家,数学家,徐光启墓,天文学家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清明将至,今天上午,在庄严肃穆的《徐光启缅怀曲》中,徐光启后裔代表、光启小学师生代表以及各界人士近200人来到光启公园里的徐光启墓地前,为这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送上黄色康乃馨,表达纪念徐光启逝世390周年的深切怀念之情。主办方供图徐光启是中国明末向西方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先行者,是

  • 徐家汇这个由徐光启“题字”的“巨型盒子”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徐光启,徐家汇,徐汇区,徐汇,手迹,图书馆,科学家,明朝,数学家,艺术家

    图说:徐汇区图书馆新馆效果图。徐汇区供图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张文菁 施悦炜 记者 袁玮)走过路过徐家汇,你有没有注意到,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近日出现了一个优雅低调、由无数细长翅片包裹的米色盒子?是地铁出口?咖啡馆?美术馆?写字楼?社区中心?原来,这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家。老馆关闭这些年,徐汇居民

  • 纪念徐光启逝世390周年,这处城市山林迎候您走近上海先贤!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祭扫,江南,纪念,先贤,火器,上海市,科学家,数学家,徐光启墓

    忆上海先贤,明爱国之志;扬科学精神,承经世之志。4月3日上午,纪念爱国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90周年清明祭扫活动在徐光启墓地(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举行。徐光启是明末向西方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先行者,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也是关心国计民生的爱国者。今年适逢这位上海先贤逝世39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他的

  • 徐光启丨天文名家录

    历史解密编辑:逐星科技标签:万历,举人,火器,徐光启,哥白尼,大统历,科学家,数学家,崇祯历书,天文学家,地方官员,天文名家录

    4月24日徐光启 丨 Xu Guangqi今天是我国明代学者徐光启诞辰461周年。徐光启19岁时考取秀才, 1597年成为举人,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入仕后徐光启历任翰林院检讨、内书房教习、翰林院纂修、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