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京剧脸谱分为哪些种类?详解京剧脸谱的发展史-趣历史网

京剧脸谱分为哪些种类?详解京剧脸谱的发展史-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4/1/17 13:50:56

众所周知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那么脸谱分为哪些种类?起源于什么时候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京剧脸谱的起源

中国京剧中的脸谱据说源自于一个历史故事:北齐(公元550—577)兰陵高长恭勇武过人,但容貌清秀,自以为不足以威慑敌人,遂带木雕面具出战,时取胜。

一次与周师战于洛阳金墉城下,以少击众,大胜敌军。齐人慕其勇冠三军,便模仿他的动作,编成舞蹈,配以歌曲,称为《兰陵王入阵曲》。

唐代发展成歌舞戏,称之为大面。演戏时,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头面具,“衣紫,腰金,执鞭”(《乐府杂录》)载歌载舞,作种种指挥、击刺的姿态。

这个戏塑造了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后世的戏曲脸谱,均受到了它的影响。

京剧脸谱的特点

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

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脸谱的种类

脸谱的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整脸:以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肤色为辅,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二、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

三、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征人物性格。

四、六分脸:也称“老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

五、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

六、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七、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花鼻窝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八、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色彩只有红白两种,形式近似“整脸”与“三块瓦脸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神态。

九、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分“普通元宝脸”、“倒元宝脸”、“花元宝脸”三种。

十、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种神怪所化。

十一、神仙脸:由“整脸”“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构图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十二、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十三、小妖脸:又名“随意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小妖等角色。

十四、英雄脸: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一直以来,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以及身份地位等,以实现丰富舞台色彩和美化舞台的效果,已逐步成为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

而目前,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包装、各种瓷器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了脸谱艺术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京剧中的帔分为哪几种?有什么特色之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京剧中的帔分为哪几种?有什么特色之处吗?其实帔的款式及制作工艺都比蟒要简单得多,穿用范围也宽泛得多。今天趣历史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盘点一下。团龙帔:明黄色,又叫皇帔,为皇帝专用。是皇帝在内宫时穿用的服装,全身绣有十个团龙。对襟的开合部实际上是使用暗纽绊(宝剑头式飘带一般不打结)。男用帔需内衬褶子

  • 京剧被称作“国粹”的原因是什么?京剧有哪些特色?-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京剧被称作“国粹”,那么京剧有哪些特色?京剧一开始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

  • 京剧中的“二黄”是什么意思?京剧最主要的声腔之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京剧中的“二黄”是什么意思?在胡琴上的定弦是5*2弦。“二黄”是一种比较平和、稳重、深沉、抒淸的腔调,节奏比较平稳,起音、落腔多在板上。由于二黄唱腔流畅、舒缓,比较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等情绪,悲剧题材的戏多用二黄腔。关于“二簧”腔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据淸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乾

  • 京剧板式中的板眼指的是什么?京剧板眼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京剧板式中的板眼指的是什么?其实在传统唱曲时,常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或初眼,后一弱拍称末眼)。合称板眼。板眼是中国传统音乐中节拍形式的通称。其种类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

  • 京剧的"过门"是什么意思?分为哪几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京剧的"过门"是什么意思?分为哪几种吗?其实过门,就是演员在演唱之前,由乐队演奏的引子和在演唱之中的间奏,俗称"垫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什么板式的唱腔就要有什么样的过门,有经验的观众一听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唱什么板式,什么调门,什么节奏,甚至能分出演唱者是老生,还

  • 为何说在贾探春的身上,具备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优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史丹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说到西汉大臣史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史丹,字君仲,西汉大臣。他原是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他祖父的妹妹史氏是皇太子刘据的妾,史丹的父亲史高层担任侍中,后霍禹反叛史高揭发有功被封为乐陵侯,汉宣帝病重时讲史高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执掌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

  • 孟诜:以一己之力开创中医食疗学,至今仍造福百姓-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术也在其中,中医和中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结晶。在上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涌现不少名医,例如华佗、扁鹊、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等,孟诜也是其中之一。孟诜是汝州梁县新丰乡平里人,唐代著名学者、医药学家、中医食疗学创始人,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31世孙。孟诜自幼

  •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儿子除了某一位是以皇太子身份等着继承皇位外,其余的儿子都应该是王爵,或亲王,或郡王(部分少数民族政权或称呼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除秦朝外),无论王朝如何更迭,都基本上是如此

  •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同样是变法使国家富强,为什么后人只记得商鞅,不记得李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商鞅相比,主导魏国变法的李悝为何名声不显?在提起魏国崛起的历史时,最不应该忘记三个人,他们分别是乐羊、吴起和西门豹。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疑惑:魏国不是因为李悝变法而崛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