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斯最后死于赵高之手,到底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李斯最后死于赵高之手,到底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3/12/10 7:54:57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李斯是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得力助手,也是秦朝最著名的宰相,但最后却被小小的宦官赵高害死,那么名相李斯是如何帮助秦朝完成统一的,又为何斗不过宦官赵高

一,西行入秦

李斯早年在楚国上蔡做小吏,负责保管文书。有一天,他看到厕鼠在吃脏东西,长得瘦弱且畏畏缩缩,见人就跑;但仓鼠却衣食无忧,长得肥肥胖胖,见人也不怕,于是感到人就和老鼠一样,有没有出息,全看自己所处的环境。不久李斯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他见秦国强大,六国弱小,于是前往秦国,准备辅佐秦王一统天下。当时秦王嬴政刚刚即位,大权掌握在权倾朝野的宰相吕不韦手中,李斯于是投靠吕不韦,在其门下效力。

二,助秦统一

吕不韦见李斯很有才能,

就让他担任郎官,使李斯得以接近秦国的决策核心。李斯趁机向秦王政进言,提出统一天下的建议。秦王政听了很高兴,于是任命李斯为长史,派遣使者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前往六国,用重金收买六国的高官权贵,不能收卖的就派刺客暗杀或者散播谣言以离间六国的君臣关系。李斯的计策使得秦国成功将六国的合纵瓦解,使秦国得以将六国各个击破,为秦灭六国打下了良好基础。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韩国间谍郑国疲秦的计谋被秦国发觉,秦王政下令驱赶六国人士。李斯见自己要被驱逐,立即向秦王政上疏,称秦国就是因为吸收六国的人才得以强大,若驱逐六国人才,将使秦国损失巨大。秦王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不再驱逐六国人士,升他为廷尉。李斯的建议使秦国得以继续吸纳六国人才,加速了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进程。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在李斯的辅佐下,消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三,大秦名相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多数大臣上书,希望推行分封制,让宗室镇守各地。李斯上书反对,认为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越往后诸侯间的血缘关系越疏远,相互之间自相残杀,使得天下大乱,不如实行郡县制,用重金赏赐宗室功臣,可以使天下长治久安。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任命他为宰相,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推行到秦朝各地。自此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成为中华帝国行政区划的主流,为中华帝国的长期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秦始皇下令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写法,推行小篆,有利于巩固中华帝国的统一。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儒生淳于越等人再次向秦始皇进言,要求实行分封制。秦始皇询问李斯的建议,他趁机打压儒生,建议秦始皇焚烧诸子百家书籍,严刑峻法打压反对派。秦始皇于是焚书坑儒,严刑峻法以巩固统治。焚书坑儒对中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严刑峻法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四,遇害身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临终传位长子扶苏。宦官赵高与扶苏弟胡亥亲近,便图谋立胡亥为帝。赵高趁机拉拢李斯,称扶苏与蒙恬亲近,若扶苏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那他不但丞相之位不保,甚至可能会丢掉全家性命。李斯被赵高说动,于是二人合谋害死扶苏、蒙恬,拥立胡亥为帝。胡亥即位后,听信赵高之言,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将所有政务交给赵高处理,使得赵高趁机掌握了秦朝大权。

赵高严刑峻法,排除异己,虽然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却使得秦朝大乱,陈胜吴广趁机反秦。李斯见天下大乱,多次向胡亥进言,但胡亥不但不听李斯的进言,反而多次斥责李斯。赵高又趁机挑拨胡亥与李斯的关系,使得胡亥对李斯更加反感。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赵高在胡亥面前诬陷李斯谋反,胡亥于是命赵高调查此事。赵高派人将李斯逮捕,将他屈打成招。胡亥误认为李斯真的谋反,将他处死。

总的来说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为秦朝的统一立下了巨大功劳。但晚年贪恋权位,听信赵高之言,立胡亥为帝。胡亥年幼,十分信任赵高,使得赵高趁机掌控秦朝大权,除掉了李斯。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密折奏事制度?雍正为何要采用这种制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在雍正办公的地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的柜子里,有一个个上了锁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中,装有官员们给雍正上的密折。雍正会用对应的钥匙分别打开小盒子,然后

  •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国君,商王文丁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帝乙一生,一共有4个儿子,除了第三子子期是侍妾所生,另外3个儿子,都是嫡妻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后来的商纣王)。当时“嫡长子制”已经在王公贵族中深入人心。而且嫡长子子启内有才干,外有贤名,次子子衍也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间只有一个月,是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统治时间有276年的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以来,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无奈自缢于煤山终结,前后共历16帝。这16位朱家天子中,数万历皇帝的长子,也就是仅当了"一月天子"的明光宗朱常洛最为

  • 吕洞宾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传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吕洞宾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吕洞宾的生世,虽然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不多,但我们还是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现一些线索。《岳阳风土记》载:“先生(吕洞宾)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这说明,吕洞宾原名吕岩,出生于官宦世家,是唐朝礼部尚书吕渭之孙。吕岩自幼受到

  • 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国库亏空的?有那些政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被誉为古装剧经典的唐国强、焦晃版本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其剧情是从雍正当皇子时,清查国库亏空这件大事来慢慢展开的。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但清朝到康熙执政的后期,确实是亏空之风旺盛,从地方到朝廷,无处不亏空。这大

  •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刘墉,清朝乾隆时期重臣、书法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刘必显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一度官至户部员外郎。其膝下有4子。其中老二刘果在

  • 历史上朱棣为何能成功登上地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朱棣)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

  •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眼看着打不赢,于是直接投降了。本来皆大欢喜,但因曹操爱人妻的老毛病犯了,突起色心,让事情起了反复。《三国志·张绣传》中记载:太祖南征,军淯水,

  •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一生追随刘备,屡建功勋,忠勇无双。正史中的赵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大战绩,主要是长坂之战、入川之战和箕谷之战,而在演义中,赵云是常胜将军,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可以说一生没有遇到对手,而且,赵云每次出场,几乎都将敌人吓得魂不附体,为什么敌军都不敢和赵云交战?望风逃

  • 粘杆处是什么地方?雍正建立的目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清朝最著名的特务机构是粘杆处(官方正式称呼为“尚虞备用处”),这是清朝雍正皇帝执政时期专门设置的机构(实际成立于雍正当皇子时),至乾隆皇帝执政时期废除。因为粘杆处的存在,所以,雍正执政时期,是皇权利用特务组织强化对官僚集团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