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密折奏事制度?雍正为何要采用这种制度?-趣历史网

什么是密折奏事制度?雍正为何要采用这种制度?-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46 更新时间:2023/12/18 19:56:09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在雍正办公的地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的柜子里,有一个个上了锁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中,装有官员们给雍正上的密折。

雍正会用对应的钥匙分别打开小盒子,然后查看官员上的密折,从中了解民间和官员之间(弹劾、指责、举报等)发生的事情,并予以批示。

这个故事情节反应的就是清朝自康熙时期起,就采用的密折奏事制度,即部分官员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可以绕开公开的奏事渠道,单独给皇帝说事。

密折奏事制度虽然起于康熙朝,但康熙只是把他作为了解地方和民间情况的一种补充,授予密折权力的官员人数并不多,且密折在观看后,会交还给本人。

雍正继位后,为了强化皇权,强化对官员的管理,将这么一种奏事的制度发扬光大,把它当成了自己手中的一柄重要武器。

雍正不但增加了密折奏事官员的人数,且密折会存档,用作监督官员的证据,并用于实际的政治控制行为中,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让官员们互相监督,并利用这种监督强化皇权

在古代的各个王朝,官员之间的弹劾,是有正规渠道的,有专门的言官和机构负责此事。

但这种公开的举报和弹劾行为,受制于朋党、亲眷、师生之间的纠葛,往往无法反应真实情况,且很容易引起党争。

而密折奏事制度,可以有效缓解官员们对同僚的某些顾忌,能防止臣子们上下串通一气,欺瞒皇帝。

且雍正许可的不区分官员大小等级、不分管辖地区,不分事务管辖范围的全范围的互相监督和纠察式的密折奏事,能让臣子们在互相监督的同时,还要互相防范和警惕。

如此一来,官员们就无法整合在一起对抗皇权,而要依靠皇权给自己撑腰、做主。

官员的对错和升迁,雍正可以依据密折奏事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政治需要来判断和下决定。

得到密折奏事许可的人数越多,官员之间的猜忌和防范就越严重,因为谁也不知道,身边的某位同僚会不会偷偷给皇帝上奏折,披露和揭发自己。

如年羹倒台前,不但有品级相差不大的亲密助手岳钟琪用密折揭发,还有其作战和防御地区的知府、知县用密折揭发,上上下下有无数的眼睛盯着他。

当官员们因互相监督、揭发的需要而无法团结时,皇权自然获益匪浅。

于是,大多数官员们都会在密折中表态:“所依赖者,惟知有皇上,不知其他”。

二:通过密折来打击异己、孤立政治上的对手

密折既然沾上了个“密”字,其中的内容即只有雍正和上奏人知道,包括雍正给臣子的批示,也具有高度机密性,不经许可是不能传播的。

唯一拥有主导权的雍正可以根据政治需求来决定是否公布密折内容,打击政敌,或根据密折内容,做秘密批示,在官员势力中挑拨、拉拢。

如雍正朝初期,在防范、惩治年羹尧隆科多等权势比较大的臣子时,雍正就借用密折的批示,在官员群体中大肆挑拨。

如雍正在给湖南巡抚王朝恩的密折批示中写道:“二人(年羹尧、隆科多)就曾在朕前奏你不可用......”。

雍正又在给河道总督齐苏勒的密折批示中写道:“隆科多说你操守不好”,“而年羹尧前岁奏你不能料理河务,言不学无术”。

雍正在给云贵总督高其悼的密折批示中写道:“(年羹尧)奏你不称云贵总督之职”,“朕恐他(年羹尧)愚弄你,陷汝于不是......所以明白写来”。

雍正在给陕西凉州总兵宋可进的密折批示中写道:“年羹尧不大喜你,你防着些。诸凡不要将把柄着他拿住......”。

如此种种,雍正充分利用密折奏事这种得天独厚的手段,想打击谁就打击谁,想分化谁就分化谁。

至于雍正要对付的人,是否说过那些话语?官员们在得到批示后,是无法互相证实的。

官员们也不敢互相证实,因为你也许刚当面或写信去求证,回过头,就被同样拥有密折奏事权力的被求证者揭发。

因此,官员们只能被雍正牵着鼻子走,还要对皇帝的提醒“感惧涕零”。

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谁能对抗雍正的皇权?年羹尧和隆科多不行,皇子胤禩、胤禟们也不行。

三:利用密折联络群臣感情,针对性的灌输君臣大义

雍正虽然扩大了密折奏事的人数和范围,但对于庞大的官僚队伍来说,拥有密折奏事权力的官员还是少数。

因此,很多官员认为拥有密折奏事权力,是一种荣誉,是皇帝给予的信任,普遍对雍正抱有感激之情。

雍正就利用官员的这种敬畏和感激心理,根据不同官员的欲望、性格,通过密折这种单对单的交流方式,针对性的对不同官员晓以君臣大义。

并且,因为密折的机密性,雍正可以随意对官员表态,如“独看好你”这样的语气,让收到批示的官员有一种被“独宠”及“看重”的心态,进而随时准备为雍正效死力。

现今解密和公开的清宫档案中,在雍正朝奏折那一部分中,能经常看到雍正对臣子们的肉麻般的批示语句。

这不单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让臣子们亲近雍正,也是以这种语气让臣子们放下对雍正的警惕心,达到大事小事都愿意向雍正诚实汇报的目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国君,商王文丁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帝乙一生,一共有4个儿子,除了第三子子期是侍妾所生,另外3个儿子,都是嫡妻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后来的商纣王)。当时“嫡长子制”已经在王公贵族中深入人心。而且嫡长子子启内有才干,外有贤名,次子子衍也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间只有一个月,是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统治时间有276年的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以来,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无奈自缢于煤山终结,前后共历16帝。这16位朱家天子中,数万历皇帝的长子,也就是仅当了"一月天子"的明光宗朱常洛最为

  • 吕洞宾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传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吕洞宾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吕洞宾的生世,虽然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不多,但我们还是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现一些线索。《岳阳风土记》载:“先生(吕洞宾)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这说明,吕洞宾原名吕岩,出生于官宦世家,是唐朝礼部尚书吕渭之孙。吕岩自幼受到

  • 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国库亏空的?有那些政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被誉为古装剧经典的唐国强、焦晃版本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其剧情是从雍正当皇子时,清查国库亏空这件大事来慢慢展开的。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但清朝到康熙执政的后期,确实是亏空之风旺盛,从地方到朝廷,无处不亏空。这大

  •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刘墉,清朝乾隆时期重臣、书法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刘必显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一度官至户部员外郎。其膝下有4子。其中老二刘果在

  • 历史上朱棣为何能成功登上地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朱棣)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

  •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眼看着打不赢,于是直接投降了。本来皆大欢喜,但因曹操爱人妻的老毛病犯了,突起色心,让事情起了反复。《三国志·张绣传》中记载:太祖南征,军淯水,

  •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一生追随刘备,屡建功勋,忠勇无双。正史中的赵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大战绩,主要是长坂之战、入川之战和箕谷之战,而在演义中,赵云是常胜将军,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可以说一生没有遇到对手,而且,赵云每次出场,几乎都将敌人吓得魂不附体,为什么敌军都不敢和赵云交战?望风逃

  • 粘杆处是什么地方?雍正建立的目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清朝最著名的特务机构是粘杆处(官方正式称呼为“尚虞备用处”),这是清朝雍正皇帝执政时期专门设置的机构(实际成立于雍正当皇子时),至乾隆皇帝执政时期废除。因为粘杆处的存在,所以,雍正执政时期,是皇权利用特务组织强化对官僚集团的控制

  • 萧齐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为萧道成建,定都建康。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萧齐是南朝中的第二个皇朝,同北魏对峙,雄踞江南,也是南朝中最为短命的皇朝,仅存在了二十多年就灭亡了。那么萧齐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萧道成篡宋萧道成早年从军,率军抵御北魏,平定各地叛乱,因此屡立战功,逐渐得以晋升。泰豫元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