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趣历史网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91 更新时间:2024/1/16 14:48:21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

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

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

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旧,因是黄巾起义期间,跑到吴郡讨生活)辗转回到北方,依附于族叔曹操。

曹操见曹休后,把他夸赞成曹家的千里驹:“此吾家千里驹也”,并安排他跟曹丕同吃同住,待其如亲子。

当时,曹操的长子曹昂尚在,曹丕只是次子,也没有谁料到曹操会打下偌大的基业,而曹丕会继承曹操的事业。

而曹休因为跟曹丕从年少时一起长大的缘故,未来,将会真正成为曹丕依仗的曹家千里驹。

一:曹操时期的成长,辅助曹洪击败张飞、马超

曹休从军后,在战场上成长得很快,曹操看在眼里,也愿意培养,让他当了随身亲卫“虎豹骑”的长官。

在曹操活着时,因为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的存在,年轻的曹休无法成为战场上主宰,始终是后备力量,辅助各位叔伯征战。

根据历史记载,在此期间,曹休唯一有记录的一次出彩,是在汉中之战前的下辨之战中,他以参军的身份作为曹洪的助手,随同征战。

大概是曹洪统兵有某些缺陷,但因为资历和辈分的缘故,曹操只能让曹休做副手,他在战前还对曹休说:“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可见,曹休更让曹操放心,曹休也没有让曹操失望,他看破了张飞的疑兵之计,帮助曹洪击败张飞、马超。

汉中之战,曹操虽败,但曹休却因功升为“中领军”(掌禁军、武将的选拔及监督),正式成为军中核心高级将领中的一员。

二:曹丕时期,曹休两次大败东吴军队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也是建安二十五年),曹丕接班后,开始飞速提拔曹休这个发小。

曹丕用曹休、曹真等同辈宗亲,陆续替换因年老或身故,慢慢退出军中的曹氏、夏侯氏元老。《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

至此,曹休也开始接班军中力量,独掌一路帅旗,负责一个战略区,他面对的主要敌人是东吴。

曹休刚上任,就攻占了东吴军队驻扎的历阳,并在芜湖用火攻之策大破东吴。

曹休不但给了信任他的曹丕一个惊喜,也让曹丕继续给他升官,加上了有力的筹码,《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有了显赫的战绩,曹休在这个战略区的位置,算是稳固了,此后,他的军事生涯,也基本是跟东吴军队打来打去。

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刚看着陆逊打赢“夷陵之战”的孙权有点飘了,此前向曹魏称臣的他,不再恭恭敬敬,于是,不忿的曹丕亲率大军,分兵三路伐吴。

这三路兵马分别由曹休(辖下有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等名臣名将),曹真,曹仁指挥,东线、中线、西线三军齐发。

在这一战中,曹真一路不胜不败,曹仁一路大败,只有曹休一路大胜,还连胜两场。

先是张辽、王凌于江山大败东吴前线指挥官吕范亲率的水军,逼退吕范,《三国志·王凌传》中记载:

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凌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

随后,曹休又指挥臧霸登陆南岸,试图攻占徐陵(今江苏镇江,东吴都城建业门户),虽未成功,但也斩杀吴军数千,《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

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曹丕亲征未果,但他看出来了,曹休这个发小或许就是东吴的克星,屡战屡胜。

于是,曹丕再次被曹休加官,让他兼任扬州牧,别的事都不要管,专门盯着东吴就行。

三:曹叡继位,曹休再次大胜东吴,升任大司马

曹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安排曹休跟曹真、司马懿、陈群一同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不过,曹休是否正式成为辅政大臣有一定的存疑。

在相关史书中,只有曹丕的本纪里说曹休是辅政大臣,曹真、陈群、司马懿等人的传、本纪里,却剔除了曹休,只记录有三人辅政。

历史真相如何?已经无法证实,但曹休却于当年,再次用大败东吴军队的战绩,给自己挣来了曹魏全国军队统帅的头衔,《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明帝即位,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也位在大将军(曹真)、骠骑将军(司马懿)、镇军大将军(陈群)之上。

不管曹休是否是辅政大臣,至少在官拜大司马时,他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他这个大司马并没有真的统帅全国军队,他依旧是待在扬州,也只是负责曹魏东线对东吴方向的战事。

并且,盛极而衰,曹休很快就从巅峰上跌落了下来。

四:晚节不保,“石亭之战”葬送一世英名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吴之间的“石亭之战”打响。

战争的诱因是一次诈降,东吴屡败于曹休之手,孙权很不服气,于是,他想阴曹休一把,在曹休身上找回些胜利的感觉。

孙权安排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向曹休诈降,诱使曹休出兵:“欲以郡降北,求兵应接”。并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准备迎战曹休。

曹休信了,亲率十万大军兵进皖城(今安徽省辖下的县级潜山市),准备南下至鄱阳。

得知消息的魏明帝曹叡闻大战将起,赶紧安排贾逵出西阳(今安徽亳州),司马懿出江陵,两路大军联合进兵,又是三路大军伐吴。

其中,曹休一路大军狂飙突进,孤军深入吴境,甚至上表曹叡告知,他就是要孤军前进,《三国志·贾逵传》中记载:

休更表贼有请降者,求深入应之。

洛阳的曹叡在大臣蒋济的提醒下,也意识曹休跑得太远了,恐怕会被夹击。

但已无法召回曹休(当时在贾逵军中的满宠也看出这个问题,但他的上表因距离原因,没来得及被曹叡看到)。

曹叡只能下令司马懿一路停止前进,再下令贾逵一路向曹休靠拢,去支援曹休。

没等到贾逵大军靠近,曹休已经在石亭(今安徽桐城)于前来阻击的,陆逊亲率的东吴九万大军杠上。

东吴大军以逸待劳,在曹休的后方,还有东吴朱然等率领的军队牵制,曹休被杀得大败。

曹休率部往北逃到夹石(硖石,大概位置在今安徽庐江县和舒城县之间)时,被吴军包围,几无逃生之机。

关键时刻,是很早就判断出曹休必败的贾逵率部赶到,以疑兵之计,吓跑了吴军,救出了曹休。《三国志·贾逵传》中记载:

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得生贼,言休战败,权遣兵断夹石......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

至此,“石亭之战”结束,曹休狼狈败回。

最让曹休不忿的是,救他的贾逵跟他关系很差,他曾经否决了曹丕想赐给贾逵“假节”之权的想法。

战后,曹休还试图把战败的罪过推到贾逵身上,上表称,之所以会失败,是贾逵没有及时跟自己合军一处的缘故。

这个行为,让曹休从战场上的失败,延伸到做人的失败。

但曹叡没有怪罪曹休,因为他跟曹真是仅存的能帮助曹叡制衡世家的曹氏宗亲了,反而不停安抚曹休。

结果,高傲的曹休却因曹叡的大度感到羞愧,加之屡胜东吴,却一遭惨败,气愤家羞愧,以致于发痈病身亡,《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侯。子肇嗣。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李隆基为何不念旧情放过上官婉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唐玄宗李隆基,李旦第三子,亦称唐明皇。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显暴毙,韦后欲效仿武则天摄政夺权。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自然不允许李唐政权落在韦后之手,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党羽。随后,李隆基不顾宰

  • 后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政权?最后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后蜀,又称孟蜀,是五代十国之一,孟知祥所建立的政权,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后唐灭前蜀后,派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管理蜀地。但不久后唐内乱,实力衰弱,孟知祥趁机消灭董璋,吞并东川,建立后蜀,对抗后唐。那么后蜀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前往巴蜀孟知祥少年时投靠晋王李克用,李克用于是将自己的侄女嫁

  • 桓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楚国,是东晋时期桓玄建立的政权,史界称之为桓楚。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元兴二年(403年),东晋权臣桓玄强迫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政权。但桓楚仅存在半年,就被刘裕消灭。那么桓楚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桓温奠基永和元年(345年),东晋朝廷任命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

  • 在古代,为何会出现皇帝争夺的现象?-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皇位传继,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父死子继,一种是兄终弟及。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嫡长子制”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至少到西周时期,已经完全成熟完善。因为西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嫡长子制”。天子的嫡长子将来也是天子,其他儿子是诸侯。诸侯

  • 薛丁山征西第5回:薛仁贵绑赴法场,尉迟恭鞭断归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4回:薛仁贵天牢受苦,王茂生义重如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3回:薛仁贵下落天牢,小儿痛打李道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红楼梦中邢夫人拿到绣春囊后交给了王夫人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绣春囊事件是《红楼梦》悬案之一,“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里贾府发生的最为激烈的事件,这件事也是将来贾府败落被抄家的隐喻,然而引起这件事的源头,却是因傻大姐捡到的一个绣春囊。傻大姐是贾母房里的粗使丫头,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中途邢夫人的出现,大约这

  • 红楼梦中贾赦对贾环说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是什么意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贾环,《红楼梦》中人物,贾政与妾室赵姨娘所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秋节,宁、荣两府的主子们来到大观园凸碧山庄赏月,共度中秋佳节。宴席间,大家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鼓点停的时候,花在谁的手中,谁讲笑话。宝玉接到花后,很惶恐,怕说笑话惹得贾政不高兴。宝玉请

  • 红楼梦黛玉去栊翠庵喝茶时用的茶具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栊翠庵是《红楼梦》中的一处建筑,也是妙玉在大观园中的修行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妙玉的茶具一直让人感兴趣。关于真假贵贱一直众说纷纭。甚至连含义也都各执一词。可以肯定一点。妙玉所有的茶具都不是年代实物。或为后代窑口仿制,或为设若譬喻。像贾母喝茶的“成窑五彩小盖钟”,明代成化年间几乎不太